锐单电子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 电话:400-990-0325

智能车竞赛技术报告 | 节能信标组 - 洛阳理工学院 - Since 2021

时间:2022-09-05 08:30:00 功率电感自动组装机电容智能交互屏led节能灯用滤波电容智能型集成电容器ldo并一颗二极管智能型pid传感器

队员签名:董英梁,程超杰张帅兵
带队老师签名:武超张伟民
日期: 2021.08.24

第一章


1.1竞赛背景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本科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学科的顶级竞赛之一,是教育部倡导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 A类竞赛涵盖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学科,对大学生基础知识要求高,多学科交叉知识应用要求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竞赛以以培训为基础,注重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面对不同困难的适应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自 自2006年成立以来,比赛已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30多个省、市、自治区 500多所大学的普及已成为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广泛参与性的大型了良好的人才和社会效益。

1.2设计概述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节能信标组的总体设计方案。节能信标组限制使用 InfineonAURIX TriCore我们选择了一系列芯片 SAK-TC264D作为车模的核心控制单元,选择 MT9V034作为一种图像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全球快门和高动态范围,为了使车加节能,更容易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我们设计了多个模型,并建立了多个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后面将依次讨论各代车模型的特点。最后,设计了一套节能信标车,具有大功率无线充电、自动寻灯、路径规划和特殊状态检测。

1.2.1设计创新点

??1. 采用高集成度主控板,集成无线充电、核心最小系统、车辆供电系统和电机驱动 10*8.2cm并在电路板上使用 1.0mm板厚,大大降低了电路板的重量。
??1. 信标灯的灭灯率增加了特殊状态识别,优化了摄像头视角盲区。
??2. 采用车身设计工艺 3D建模和模拟辅助设计提高了设计的稳定性和精度。
??3. 同步进行多车模调试,比较分析优缺点,更快地得到最佳方案。
??4. LCC-LCC,LCC-S,LCC-P,LCC BUCK多种无线充电拓扑方案调试。
??5. 采用大直径接收
线圈,大大提高互感量,增大了接收效率和允许偏移量。7,

??在本报告中,我们主要通过介绍整体硬件方案、软件算法、模型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我们在智能汽车竞赛中的思想和创新。

第二章 案设计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智能汽车的整体设计理念,具体设计细节将在下面的第三、第四、第五章中进行阐述。

2.1车模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既然要节能,车模结构的设计自然很重要。我们采用 3D打印制作车模,硬度高,易塑性 PLA材料打印车模,通过 3D建模软件的仿真功能找出受力点并加强,使用非关键部件 60%填充密度在保证车模足够强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车模重量。车型为三轮结构,后轮差速转弯,后轮为橡胶包裹尼龙骨架的窄轮胎。与普通厚轮胎相比,该轮胎重量轻,抓地力好,非常适合节能组的要求。 TPE材质的 35mm全向轮。

??重心的分布往往会影响模型控制的精度,同一程序在不同重心模型上的效果非常不同。我们将模型的主要重点放在后轮转向轴上,减少模型转弯时的旋转惯性,减少模型转弯时电机所需的输出功率,使模型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电源采用集成度高的集成微伺服电机,集成减速箱、电机主体和编码器,减速箱为一级行星减速器,电机为九级空心杯结构,改装编码器 512线磁编码器,三者结合可获得高达 78%的转换效率降低了车模行驶时的功耗。

▲ 图 2-1车模侧视图

▲ 图 2-2车模正视图

2.2车模硬件设计方案

??如果整个智能汽车系统是一座建筑,那么硬件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决定了建筑的稳定性。

??整个车身只使用一个 10*8.2cm的电路板,1.0mm减轻了板厚 PCB的重量。采用充电部分 LCC拓扑和发射端形成双边 LCC。如图所示 2-4所示,一部分为电机供电,这部分使用 TPS63070升降压芯片稳定了超级电容变化的电压 9V,该芯片在 1A最高可以在负载下获得 效率95%,低至 2V下限电压允许超级电容以较低的电压放电,以提高超级电容中电能的利用率。另一部分是逻辑器件供电,使用 DC-DC LDO,在保证电压转换效率的同时,该供电结构可降低输出纹波,DC-DC芯片采用 TPS630701固定 5v输出的升降压芯片有和 TPS效率与下限电压相同,63070,LDO采用RT9013-3.3将 5V电压转换成 3.3V。

第三章 汽车机械结构


3.1动力和传动结构

??车模为一体传动结构,直径为 13mm空心杯伺服电机,电机有自己的减速箱和编码器,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和设计周期,自己的减速箱是一级行星减速,减速比 5.5:1,空载转速 2400转,堵转电流 450mA,自带的编码器是12线霍尔编码器,因为 12线的精度无法很好地应对智能车的高速运行环境,因此,我们在保持原有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将编码器改装成 如图所示,512线磁编码器 3-1所示。

▲ 图 3-1改装后的伺服电机

??轮胎直接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无间接连接结构,提高传动效率。使用的轮胎直径为 40mm,厚度 6mm,如图 如3-2所示,骨架由尼龙制成,用软橡胶包裹,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虽然这种薄轮胎看起来相对低端,但实际装载效果并不比宽厚轮胎差,但具有体积小、轻、易于控制的优点。

▲ 图 3-2智能车使用的轮胎

3.2车体架构

??车体采用 3D建模软件辅助设计,整体模型如图所示 3-3所示,使用 3D建模软件设计模型可以很容易地验证各部件之间的合作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可以直接调整,直到整体结构达到理想的设计性能。D建模软件的受力模拟找出主受力点,单独加强,使材料真正应用于哪里

▲ 图 3-3车模 3D模型

??车型模型主要分为主车身和线圈支架两部分,主车身设计较多凑,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加强筋,非必要地方做镂空设计,如图 3-4。

  重心靠近转向轴利于车模的转向和减小转向过冲,经验证如图 3-5。

▲ 图 3-5车模重心验证

 

第四章 件电路设计


4.1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设计

  赛题要求车模通过无线充电为车载的超级电容充电,然后用超级电容中的电为车模行进提供电源。充电的速度对整体成绩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由于发射端限定 72W发射功率,所以这部分就是要提高接收端的充电效率。

  我们采用了 LCC拓扑的无线充电接收端,LCC拓扑可以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维持接收线圈中的电流的恒定,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LCC电路补偿是在原来的发送线圈上增加三个补偿器件,它们组成一个 T型的电路网络,如图 4-1;

  • T型左边支路;串联补偿电容 C2
  • T型右边支路;串联补偿电感 L2
  • T型下边支路;并联补偿电容 Cj2

  发送和接收线圈采取对称的 LCC补偿方案。

▲ 图 4-1双边 LCC

  相比原来串联补偿,只有一个补偿电容参数,在设计时只需要考虑到电路谐振频率便可以求出补偿电容的参数。
  采用 LCC补偿方案,每边补偿网络的参数变成了三个参数:Lp,Cps,Cpp。这使得电路设计变得复杂。

  为了简化设计,往往以下面对称 T型网络为基础来设计电路。如图 4-2,在负载Z0与电源 Ui之间,使用了两个 jX(电感)和一个-jX(电容)组成了一个 T型补偿网络。其中三个器件在工作频率下对应的电抗幅值均相同。因此这个电路在设计过程中只有一个参数 X,因此设计过程简单。

▲ 图 4-2

  在通过电磁谐振得到了发射端的电能后,并不能够直接使用,因为此时谐振得到的是正弦交流电。在正式进行充电前,还需要对该交流电进行整流。整流的方式有半波整流,倍压整流,全波整流。因为半波整流效率低,不列入考虑。倍压整流和全波整流从原理上考虑具有相同的效率,实际测试发现全桥整流有比倍压整流更低的输出阻抗。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全桥整流作为我们的整流方案,如图 4-3。需要注意的是,整流二极管需要选择耐压足够的肖特基二极管。

▲ 图 4-3

4.2电源设计

  整体电源系统设计如图 4-4,电机供电设计为可调,这样的设计方便后期更换不同工作电压的电机,电机供电经过分压后送入单片机 ADC引脚,单片机可以实时采样电机实际供电电压,配合电机驱动的电流感测功能就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车模行进时的实时功率和耗电量,用以评估剩余里程,每个重要器件都采用独立供电,确保工作时器件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 图 4-4

4.3电机驱动设计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高效率,低功耗的微型伺服电机,电机在堵转时电流也才 450mA,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 H桥分立体驱动,在对比了多款集成驱动后,最终选择了 DRV8833双路集成电机驱动,如图 4-5,该芯片可以支持两路最大

  1. 8A输出,完全满足要求,我们选择了大小仅 441mm的 QFN封装。
  2. 4核心最小系统设计

▲ 图 4-5电机驱动电路

  抛弃核心板而将主控芯片及最小系统直接集成在主控板上可以大大减小PCB的重量和体积。最小系统关乎着整个系统工作的稳定型,所以这部分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循 PCB设计规则及电气规则。

  芯片的供电分为四种,第一,外部供电,这部分是芯片内部定时器,分频器等外设供电;第二,芯片模拟供电,这部分是芯片内部 ADC及其他模拟电路的供电;第三,ADC基准源,这部分是芯片 ADC参考电压,要想让芯片转换稳定的 AD值就必须使这部分供电稳定;第四,芯片核心供电,这是芯片内部 CPU的供电,Infineon为了降低芯片功耗,这部分采用了低至 1.3V的供电。其中核心供电较为特殊,芯片内部提供了一个稳压电路,但不完整,可以通过选择外部元器件来选择不同的降压方式,第一种是以 LDO方式降压出 1.3V,第二种是以同步整流 BUCK的方式降压出 1.3V,对于节能信标组来说,当然是最求节能高效,所以我们呢采用了第二种核心供电方式,其余供电皆通过 RT9013-3.3获得,如图 4-5。

▲ 图 4-5最小系统

4.5调试接口设计

  智能车制作自然少不了漫长的调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单片机进行人机交互和数据传输,我们板载了 DAP调试接口,屏幕接口,按键,拨码开关蜂鸣器,LED指示灯以及有线和无线串口,如图 4-6所示。

 

第五章 能车控制软件设计


  果说硬件电路为小车跑动的基础,那么软件算法就是小车提速的“灵魂”,总体而言。

5.1传感器采集处理算法

  我们将信标灯铺设在蓝膜上,并且信标灯能发出 10Hz闪烁的红光和常亮红外光,经过对比我们决定采用 MT9V032数字摄像头加可见光滤片,滤掉可见光,只采集信标灯发出的红外光,然后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和自适应滤波算法对图像进行滤波,为了能够得到准确的 ROI区域,进而能够算出信标灯的准确坐标。

5.2定位算法

  对于滤波后的图像我们采用了一种在线标记法以及区域增长法的基础上标记二值图像连通区域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综合了线标记法以及区域增长法的优点,充分利用区域的邻域信息,在区域增长的基础上以连通区域的目标段作为区域增长的“种子段”,一次扫描就可以标记图像中所有连通区域,从而能够准确快速的算出信标灯的坐标和大小。

5.3 PID控制

5.3.1 PID控制算法

  PID实指“比例 proportional”、“积分 integral”、“微分 derivative”,这三项构成 PID基本要素。每一项完成不同任务,对系统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它的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是控制系统中经常采用的控制算法。

【通用经典控制论,省略..】

5.4寻灯控制策略分析

  在控制信标车寻灯的方法中,我们设计了速度环和转向环,速度环作为外环,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车模我们利用 matlab拟合出了电机实际转速和所给 pwm之间的关系,以此方便计算设定速度和实力速度的偏差。另一方面在考虑转向时,不仅要考虑灭灯效率,更要考虑到灭灯后小车的位置以及是否快速寻找下一个灯。而赛道本身是平面结构,向心力将全部由来自地面的摩擦力提供转向角度决定了车辆过弯的稳定性。合适的转向角度会减少车辆在转弯时的调整,不仅路径可以保证最优,运动状态的稳定也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减少时间,所以我们采取了切灯斜边的方法来保证又快又高效率灭灯这样可以使磁铁完美贴合信标灯而且使小车跑动更加流畅,对于转向速度的分析,应该综合考虑路径和转向角度的影响。简单而言,我们会采取近处灯提前拐一个小角度,转向加速的方案。难点在于精准控制小角度转向以及速度把控。在车由 0度转到最大转角时,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同时满足车身正对准信标灯的限制,那么为了赛车行驶的稳定性,我们可能会在小范围内对转角波动,以得到附近最合适的转角值,减小矛盾。

▲ 图5.1

5.5转弯策略分析

  在车辆转弯灭灯时,需要对三个参数进行设定:转向角度、入弯速度。为此我们设计了转向环和速度环

float Dir_pid(float Midpoint,float Error) 
{ 
        tpid.err=-(Midpoint-Error); 
tpid.kpout=tpid.kp*tpid.err; 
Tpid.out=tpid.kpout+tpid.kdout; 
Tpid.err_last=tpid.err If(tpid.out>DutyMax) 
Td.out=DutyMax; 
If(tpid.out<-DutyMax) 
tpid.out=DutyMax; 
float Dir_pid(float Midpoint,float Error) { 
         tpid.err=-(MidPoint-error); tpid.kdout=tpid.kd*(tpid.err-tpid.err_last); tpid.out=tpid.kpout+tpid.dout; tpid.err_last=tpid.err; If(tpid.out>DutyMax) tpid.out=DutyMax; 
If(tpid.out<-DutyMax) Tpid.out=DutyMax;

5.6能量管理策略

  基于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无线节能信标组的比赛要求车模所有能量均来源于无线发射装置和机械预储能,这就要求车模必须统筹速度和能耗两个因素。相对于往届的信标组别而言,速度不再占主导地位。针对车模能耗方面,程序方面有所作为的并不多,其应主要从车模重量、车模形状以及硬件简易程度来大幅度降低车模能耗。尽可能地减少车模重量,优化车模形状,完善接受装置,简化硬件主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能量利用率最大化。从而提高车模的综合性能。但是利用程序可以做到使车模在行驶过程中做到“偷电”即在每个信标灯上做到一灯一充,几十个灯累计的电量也是很可观的,为此我们发现当车模线圈与信标灯相切时充电最快,所以我们设计相切边过灯法,保证每次过灯都能最大效率利用的灯充电保证车模流畅度以及无线续航能力使得车模首冲更少更加节能。
  在刚开始发车时保证车充到 12v发车

while(VB_value1<=12&&batchargeflg==1) 
{ 
         
ad_value1 = adc_mean_filter(ADC_1, ADC1_CH5_A21, ADC_8BIT, 50); 
VF_value1=(ad_value1*3.3/256.0); 
VB_value1=(VF_value1*11.0); 
} 

 

第六章 发工具


6.1开发工具

  ADS集成开发环境是 ARM公司推出的 ARM核微控制器集成开发工具,英文全称为 ARM DeveloperSuite。ADS主要包括 4个模块:SIMULATOR、C编译器、实时调试器和应用函数库。成熟版本为 ADS1.2。ADS 1.2支持 ARM10之前的所有 ARM系列微控制器,支持软件调试及硬件仿真调试,支持汇编、C、C++源程序,具有编译效率高、系统库功能强等特点,可以在 Windows98、WindowsXP、Windows7、Windows8以及 RedHat Linux上运行。

6.2上位机调试系统

  我们既可以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实时发送小车的运行数据,然后通过上位机来了解小车的状态,也可以实时地显示小车的运行状态。那么一个良好的上位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我们选择了匿名科创地面站来进行上位机的开发,对数据进行处理,纪录并用波形显示。

  如图所示为显示上位机。先通过单片机给上位机发送车模在行进过程中的各种运行状态中的数据,然后通过上位机进行分析。

6.3 TFT屏、按键调试

  日常调试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试,修正参数,因此我们选用了显示屏幕配合按键的调试方法。在显示屏幕的选择上,我们选用了体积小的 TFT液晶屏,具有普通 OLED无法比拟的体积优势。

  在按键的选择上,我们选用体积较小的贴片按键,并基于三行按键算法,仅需使用 4个按键,便能满足我们的调试。

 

第七章 型车的参数


 


  从参加了第十六届智能汽车竞赛以来,我们小组成员开始了漫长的调车之路,从刚开始无从入手开始查找资料,然后慢慢的开始设计车模的机械结构,然后组装车模,编写程序,经过我们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努力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我们成功的完成了我们的目标。唯独遗憾的就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比赛,因为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我们不能去哈尔滨参加比赛,只有线上赛,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参加这次比赛,在老师的支持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比赛。

  在整体方案上,我们经过不段的努力最终确定了我们最终的方案在程序设计方面,我们利用比赛推荐的开发工具使用 C语言调试程序,经过我们的不断讨论并且结合场地原因调整车速,做到直线和弯道都能保持相对匀速的状态,保证在相对省电的状态下即快速又准确的灭灯。

  在这么长时间的比赛中,我们特别感谢一直支持和关注智能车比赛的学校和学院领导以及各位老师,他们在场地、经费方面都的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比赛组委会能组织这样一项很有意义的比赛。这个比赛凝聚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血和智慧,通过我们不断的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最终这份经验将永伴我们一生,成为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这么长时间的比赛中,由衷的感谢这一年来和我们一起努力的队员们,感谢给我们指导的学长学姐和老师们,感谢一直支持和关注智能车比赛的学校和学院领导以及各位老师,他们在场地、经费方面都的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比赛组委会能组织这样一项很有意义的比赛,让我们能在课余生活中将自己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广泛交流、学习的平台。这个比赛凝聚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血和智慧,通过我们不断的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最终这份经验将永伴我们一生,成为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考文献


[1]宋瑶,郎博.嵌入式在线开发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4):97
[2]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神经网络理论与 MATLAB7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王家礼,朱满座,路宏敏,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三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
[4]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5]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 相关图表链接:

  • 图 2-1车模侧视图
  • 图 2-2车模正视图
  • 图 3-1改装后的伺服电机
  • 图 3-2智能车所使用的轮胎
  • 图 3-3车模 3D模型
  • 图 3-5车模重心验证
  • 图 4-1双边 LCC
  • 图 4-2
  • 图 4-3
  • 图 4-4
  • 图 4-5电机驱动电路
  • 图 4-5最小系统
  • 图5.1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