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编码器介绍
时间:2022-09-19 11:00:00
原文链接
编码器是什么?
编码器,英文名称encoder它是一种传感器,可以将距离(直线位移)和角度(角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编码器通常用于测量和反馈被测物体的位置和状态,如机床、机器人、电机反馈系统和测量和控制设备。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增量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图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定期在码盘上刻有相同尺寸的光栅,并将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放置在圆盘两侧。当圆盘旋转时,接收器检测到光的0和1的变化,光敏元件的输出波形在整形手术后转换为电信号脉冲输出。随着码盘的旋转,位移的大小可以通过脉冲计数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码盘
实际使用的码盘比上图复杂,通常包括三个部分:A相,B相和Z相,A与B相差1/4周期(相位差90度),可用于区分正转或反转;Z与单圈脉冲相比,码盘产生一次,可作为编码器的参考部分 。
如下图所示:
由于脉冲计数,增量编码器在测量前必须找到参考零,因此其测量结果是相对的。此外,增量编码器的数据将在断电后丢失。
其他关于编码器的介绍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实现定位控制,秒理解!
常见参数定义的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产品解决方案.
编码器码盘及编码器工作原理介绍:
一般来说,编码器和码盘都是指编码器。但要细说码盘是光电编码器的光栅圆盘。
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编制并转换为通信、传输和存储信号的设备。
编码器将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
它具有分辨率强、测量精度高、工作可靠等优点,是测量轴角位置的常用位移传感器。
编码器代码盘分为两种类型:型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前者可以直接给出与角位置相对应的数字代码;后者利用计算系统将旋转代码盘产生的脉冲增量加减到一定的基准数,以获得角位移。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转换为脉冲或数字的传感器。
光电编码器由码盘(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码盘(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开几个矩形孔。由于光电码盘与电机同轴,电机旋转时,码盘(光栅盘)与电机同速旋转,由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多个脉冲信号。其原理是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量,反映当前电机的转速。
此外,为了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以提供旋转方向o的两路脉冲信号。
玻璃、金属、塑料等是编码器码盘的材料。
玻璃代码盘沉积在玻璃上,热稳定性好,精度高,易碎,成本高;金属代码盘通常是指不锈钢代码盘,直接通过,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厚度,精度有限,易变形,热稳定性比玻璃差;塑料代码盘经济,成本低,不易碎变形,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