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集了BAT、小米、科大讯飞、商汤、亚马逊、微软等多家科技巨头掌门人从技术、产业赋能和经济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及其带来的变革。
9月17—1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不仅从技术趋势、产业赋能和经济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及其带来的变革。大会现场还设立了七大主体展览,为观众带来未来人工智能的震撼体验。
除此之外,此次大会的另一亮点在于BAT、小米、科大讯飞、商汤、亚马逊、微软等多家科技巨头掌门人来解读人工智能的创新所在,各界大佬的观点值得一品再品。
人工智能未来的机遇——图灵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Raj Reddy
很多人用悲观的看法看待未来人工智能,但是在我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具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在过去的60年间,我们见证了科技的进步,不管是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智能手机的更新迭代,都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灾难最终还是人类犯下的错误,而不是技术犯的错。所以展望未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相关的监管规则和社会领导,来确保发展的同时不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工具,不仅不会消灭人类工作的机会,还能帮助人们扩大认知。例如基于AI的语音翻译技术,能够助力全球数十亿文盲人群进行无障碍交流,帮助他们阅读报纸、买卖、沟通、电子银行和网上投票等等。
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使用人数将至少翻一番。整个世界的G将是现在的4到10倍,现在世界GDP大概是100万亿美元,我认为接下来可能会达到1000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2.0以及技术端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资讯委员会组长潘云鹤
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智能、自组织智能五个方面将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并且在智能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制造和智能农业等等新兴领域得到应用。面的完全不同的智能环境,人工智能必须做改变,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环境,做出新的智能行为。
机器智能与人的智能是不同的,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最好办法是两者融合起来,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更强大智能体来为人服务。这是人工智能2.0希望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工程院做出一个重要判断,就是人工智能必将迈向2.0。
人类需要学会尊重和敬畏机器智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我认为,AI既是技术,更是认识未来世界、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是定义未来生活的方式。
AI最好应该翻译成机器智能,把AI翻译成为人工智能,我觉得有点夸大人类了。人类需要学会尊重和敬畏机器智能,机器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逻辑。
机器只有智能,但人类的智慧是机器永远无法获得的,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心。机器做人会做的事情并不稀奇,机器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是了不起的。我并不担心机器取代人类的工作,我担心人类的智慧会停止增长。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为自己的未来确定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改变。未来数据将会是生产资料, 我认为未来上海这个城市会被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IoT真正改变,一切的交通、城市治理、安全都需要有新的思想、新技术引领,上海会成为真正世界一流的城市。
在经济方面,我们未来应该用数据技术预测坏事,预测将是金融的根本改变,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是风险极低的项目。对于传统行业,要积极融入数据时代世界,今天不是制造业不行,不是中国的制造业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不是今天的中国没有创意,是你没有创意;不是今天的年轻人不努力,而是我们这些人不够努力。政府、企业家等等这些掌握资源的人,应把数据时代摆到一个经济转型升级、自我变革的方向来看,为年轻人准备好一个环境。
人工智能竞赛向更快、更高、更强进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在大社交时代,腾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进一步强化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马化腾表示,在未来,人们的社交连接将会扩大到几百亿,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人工智能。同时,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国跨学科的工程,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要面对这场人工智能的竞赛,就像一场“奥林匹克”竞赛,通过“你追我赶”的互相激励、协同创新,共同把人类的认知极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强”,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此外,腾讯目前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优图实验室就位于上海。马化腾表示,优图实验室已经和上海各个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在人脸识别、声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最后,马化腾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四个问题:在未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做到“可知”“可控”“可用”“可靠”,对于全人类能否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创造价值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改善生活解决社会问题——谷歌全球副总裁、工程研究员Jay Yagnik
Jay Yagnik认为人工智能具有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潜力,能帮助人类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实现突破。Jay Yagnik还介绍了Google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一些成绩。比如Google翻译,可以通过简单的拍照帮助用户完成语言翻译,微信小游戏“猜画小歌”,在中国玩家中大受欢迎。Google还与研究海洋科学的大学合作,共同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在气候、海洋方面的研究。
Jay Yagnik还谈到了人工智能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应对来自人力方面的挑战、帮助农民解决植物生病的问题等。Google正在努力寻求与来自其他行业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应用。
对中国AI企业的三点想法——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在今天,现代化的定义应该是AI化,因为AI技术爆发式的进步对产业升级和变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不与AI产生关系。
李彦宏对于中国的AI产业有三点想法。
第一,要有AI思维,要基于万物互联思考公司的战略,企业要在遍布的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
第二,要有AI的能力,今天AI存在大量开源和开放的平台,世界顶级公司在AI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创业公司具备连接AI技术和平台的能力,帮助AI从数据中挖出金矿。
第三,要遵循AI的伦理,一个AI公司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安全可控、平等获取技术能力、让AI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不是取代人、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李彦宏表示,不要担心AI是否会造成大量失业,因为新的产业、新的岗位都会兴起。但是,AI创造大量就业并不并不意味着企业不会倒闭,相反不够AI化的企业注定会被淘汰。
AI+IoT为公司重要战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两年前我非常焦虑,因为国际巨头、中头都领跑了这个时代,另外还有1000多家AI创业公司。小米该怎么办?”雷军回忆说,小米这种不大不小的公司,我们别无选择,也将AI列为公司重要战略。
用户群、海量设备、海量数据是小米巨大的优势,更重要是,小米拥有对整个AI时代的认知,而突破口就是IOT。
雷剧透露,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已经有3000多万人在使用小爱同学,小米已经连接了1.15亿台消费级IoT设备。这个优秀的问答系统,能让AI变得无所不在,雷军说到:“希望AI+IoT会给大家更好的生活。”
人工智能翻译水平将达到专业8级水平——科大讯飞创始人、董事长刘庆峰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使用的是来自科大讯飞的同传,据刘庆峰所说,科大讯飞的离线翻译可以达到4级水平,在线翻译可以达到6级水平,明年语音到语音的在线翻译将达到英语专业8级的水平。
刘庆峰表示,目前机器翻译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方言口音情况,二是噪音环境,三是安全保密的需要。刘庆峰表示,能否使得从手机时代到万物互联时代,核心是噪音多、通道多,人说话情况下语音识别能否突破。
刘庆峰认为,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关键有3点,第一是算法突破,能否让人工智能不用大量数据训练自主学习,行业人工智能变成通用人工智能;第二是脑科学和数学建模方法相结合;第三,通过人机协作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两大一精”助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
云计算和分布在各处强大的计算能力,正在采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上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分析数据,并用人工智能,创造出工作、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体验。微软公司正与各方一起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加速中国和全球的数字化转型。
沈向洋总结,今天人工智能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两大一精”三个因素。首先,是越来越多因为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的大数据。第二,云计算带来的强大的计算能力,让人们轻松驾驭全球的信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计算去获取和处理信息。第三,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精准算法已可支持人们自主完成相当多的复杂任务。
沈向洋相信,人工智能会延展人类的能力,但这要基于人类的要求设计和发展人工智能,以人为先、以人为中心。计算机本身并无善恶之念,善恶之心在于人类,在于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者,沈向洋强调,要确保人工智能的设计者、软件工程师、算法科学家,掌握正确的工具,拥有正确的意识观点,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设计人工智能的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和计算机视觉是微软研究院一开始的三个研究方向,但人工智能要真正达到人类的水准,特别是在认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微软在上海建立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旨在打造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的基础平台,共同发掘人工智能无限潜力,推动人工智能的普及。
新一代AI为半导体产业赋能——科技总裁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志宽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中,陈志宽认为,AI将推动下一轮半导体浪潮。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半体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储存、计算和连接能力,AI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除此之外,AI的发展需要在所有行业中建立起跨行业联盟,需要跨学科的创新。如果把哲学、教育、工程、伦理学、数学以及法律的问题与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促成跨学科的创新,对于推进AI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市场和技术以外,陈志宽还强调,想要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任。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才会向前发展,才会去信任许多新兴技术带来的变化,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在什么时机作出信任,这将决定未来发展的高度。
易获取,用得起的算力是AI发展的基本——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
郑叶来认为,AI是一门通用技术,与人类历史上存在的技术,包括铁路技术、商业虚拟化一样是一系列通用技术组成。人工智能一定会改变目前我们看到的所有行业,比如交通领域,华为正与物流公司合作路径规划,为提升交通效率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将改变每一个职业,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
技术的应用一定会经历一个过程,华为看待一个产业会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局部探索阶段,此阶段是实现技术的探索,随后是整个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产生碰撞。郑叶来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是第二个阶段的开始。
但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任何技术一定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郑叶来建议,应充分聚焦AI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创造价值的领域,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AI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因为选择正确的问题往往比寻找新奇的解决方案来得更为重要。
AI是信息化带来的一个新高度,其中数据算法承载的算力尤为重要,故用得起,方便用的算力才是AI产业发展的关键。
医疗需要AI——谷歌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
为了把人类的福祉放在核心,发展以人为本的AI,李飞飞认为,科学家有责任引导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确保AI能辅助人类而非取代人类。这样,AI才能更好地改变人类与工作的关系,替代一些危险的、重复性的工作。
李飞飞诉说了暑期在医院陪伴母亲的经历,这让她仔细观察了医院的医疗环境,引发了对医院感染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思考,而计算机视觉可以超越时空地检测病人。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在传感器、算法上的进步革命性地增进了AI对场景的理解。这种革命可以移植到医院里,用传感器来理解医疗空间,全面了解患者的活动。
李飞飞利用三个例子来说明计算机视觉将如何在医院里带来革命。
首先,AI可以减少医院里的交叉感染。最近,李飞飞团队在斯坦福儿童医院试点了智能传感器,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卫生活动,算法的精确程度大大超过人类观察员。
其次,AI可以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效率和质量。用AI检测ICU里的病人活动,可以细节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降低致命错误发生的概率。
第三,AI可以帮助照顾老人,李飞飞团队在旧金山的老人家中进行了试点。
自动驾驶最先引爆AI技术的巨大变革——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军
AI作为底层技术将会彻底改变和赋能各行各业,根据复旦大学提出一个报告显示,在技术发展服务的六大行业中,交通运输行业被广泛认为将是最先引爆AI技术巨大的变革。
彭军认为,在交通运输行业共享化、电动化、无人化、网联化的四化变革中,无人化将产生最深远的实际影响。因为自动驾驶将会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整个城市的建设也会变得更加方便。
利用人工智能开车实际上与人开车非常类似,首先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于汽车一个感知的双眼,再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让无人驾驶汽车对周围的环境得到全面的认知。彭军表示,相比于人类,运用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的驾驶技术更为可靠,尤其是在需要精准驾驶、以及在复杂的交通元素下做出决策等方面,机器比人占据一定的优势。
向AI公司转型需要面对三个问题——Landing.AI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吴恩达
吴恩达表示,AI是新的“电力”,改变了制造、农业、医疗、交通等等各个行业。吴恩达先前帮助谷歌、百度变革为AI企业,现希望帮助更多的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快速变革。
首先,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传统公司加上机器学习并不能变成人工智能公司。如何成为伟大的 AI 企业是困扰很多CEO的烦恼,其中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如何招聘 AI 人才,建立 AI 团队;第二,如何挑选 AI 项目,哪些是 AI 缺少的,哪些是应该避免的;第三,如何制定公司策略。吴恩达对此作出了方法论指导。
如何建立 AI 团队?首先公司要使用外部资源来建立自己的 AI 团队。建立起良好的公司结构,利用中央化团队帮助业务部门来做 AI 项目。在不断发掘外部新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公司内部的AI人才培训。
如何选择人工智能项目?吴恩达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有自身的判断标准,选择规模并不是最大却有意义的项目。吴恩达从前在谷歌做语音识别,相比搜索引擎和广告,语音识别并不是最重要的业务,但是通过语音识别团队成功以后,其他的团队也看到语音团队和合作成效,与后期越来越多的项目与公司合作奠定了信任基础。
AI 的策略如何制定?吴恩达强调,每一个公司都要有自己独特的AI战略,想要转型成为AI公司应关注自身擅长的领域,在自己所擅长的业务上建立优势,越做越强。
最后,吴恩达说道,在转型成为AI公司的过程中,学界和政府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电子元器件采购网(www.ruidan.com)是本土元器件目录分销商,采用“小批量、现货、样品”销售模式,致力于满足客户多型号、高质量、快速交付的采购需求。自建高效智能仓储,拥有自营库存超过50,000种,提供一站式正品现货采购、个性化解决方案、选型替代等多元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