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动驾驶关键词:由实向虚、上攻提速、打破边界
时间:2022-11-05 14:30:00
智能相对论
科科鸡科鸡
年初,百度和小米相继入局造车。年底,小鹏布局坚定Robotaxi。2021年,我们看到不同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的玩家仍在涌入自动驾驶轨道。
互联网大厂进入局,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初创企业技术落地,部分场景应用开始商业化,双碳战略推广叠加。自动驾驶轨道充满了速度和激情。可以预见,2022年最受关注的自动驾驶一词将继续流行。
需求尚未井喷。在自动驾驶的巨大轨道上,各个细分领域的商业化已经初具规模。一路上,自动驾驶充满了嘘声,但最近下半年拐点已经到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库存季节,智能相对论收集和阅读了大量信息,并试图沿着现有路径继续探索。
为什么说自动驾驶的拐点真的来了,揭开了下半场朦胧的面纱,2022年自动驾驶的关键词是什么?
从现实到虚拟,真正的智能汽车看架构、计算能力和商业模式
汽车革命始于新能源。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实施,没有人怀疑电机取代内燃机的趋势。新能源的艰苦业务已经制造了坚实的障碍。
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电机在汽车上的使用简化了汽车结构。与燃油发动机相比,电机的简单和高集成设计使信号传输和组装更加方便。车辆控制和车身控制可通过电流或电压进行精细调整。
新能源汽车仍然以耐力为目标,但从那时起,它们有从现实到虚拟的潜力。三个新的焦点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逐渐从现实向虚拟转向智能汽车,汽车革命的下半年开始了。
首先,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方案正逐渐从分布式开始E/E代替集中式架构E/E结构。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是基于主流公司的区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该架构分为三个区域:中央计算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和右车身控制模块。其中,中央计算模块集成了信息娱乐系统、辅助驾驶和内外通信。
(图片来源:博世)
基于华为的电子电气架构环形主干网和多计算中心具体来说,架构是分布式网络+域控制器CC整车分为驾驶、驾驶舱、整车控制三部分。
博世和联合电子除了以特斯拉和华为为代表的两种架构外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也很典型。联合电子设计的架构分为三层,顶层为云服务平台,中层为计算控制,下层为标准化执行器和传感器。
无论哪种方案,其目标都是更好地实现OTA更新、算力处理,同时减少线束长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当华为强调其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于特斯拉时,特别强调麒麟990A芯片的计算能力领先于许多汽车公司,包括特斯拉。因此,计算能力已成为智能汽车的信心之一。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领域有两条智能自行车路径。但无论是视觉还是感应模式的自行车智能路径。随着自动驾驶对车辆的感知精度、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较高,主控芯片的计算能力需求将一路攀升。而且,一旦要加入高精度地图和车联网技术,L一级自动驾驶小于1 TOPS计算能力要求将迅速提高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1000 TOPS。
在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芯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证明了这一趋势。在疫情的影响下,缺芯现象直接造成了大量汽车交付困难。芯片短缺,汽车价值链似乎逐渐从传统原始设备制造商向科技新贵倾斜。许多基于当地企业跨境进入汽车芯片,也在颠覆汽车行业的价值分配。
第三,汽车智能化后,汽车逐渐从最初的机械产品转变为电子产品。为了满足人机交互的需要,智能驾驶舱需要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领先的计算能力并不意味着一切。汽车从硬到软取决于如何重新定义软件。
从底层看,汽车软件定义的实现需要汽车公司建立自己SOA平台。SOA本质是分散ECU模块化和相应的软件功能模块化,使控制器底层功能抽象为服务。
汽车可以在不增加和更换硬件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软件配置为驾驶员提供不同服务,这正是软件创新的根基。汽车软件架构走向SOA结构也证明了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向智能汽车转型。
这一趋势的外化反映在商业模式上。特斯拉在全球汽车公司市值中排名第一,硬件是交通入口,软件收费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不同的汽车公司也在研究如何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订阅服务。
百度和华为将自己定位为授权企业,希望通过为汽车公司服务的强大销售模式获利,这与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形成了积极和消极的局面。然而,最近,百度和华为开始注册汽车公司,购买工业用地,这表明他们似乎在商业模式上悄悄地妥协。
从智能手机的经验来看,软件驱动创新可以在后续的竞争中形成差异化,边际开发成本较低。百度和华为是否可以立即放弃软件驱动的长尾利润模式。
上攻加速,自动驾驶企业看城市细分场景落地
新能源汽车向智能汽车的转型将从硬件的角度促进自动驾驶的发展,而那些不主动制造汽车的自动驾驶企业也是自动驾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参与加速了自动驾驶技术在细分场景中的实施。
目前,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城市开放场景、高速场景和封闭场景。其中,城市开放场景道路环境复杂,对自动驾驶技术要求高,但最接近C端生活。如城市配送场景、终端配送、无人卫生、Robotaxi。
然而,市场潜力空间最大Robotaxi在该领域,开放路段有限,测试里程难以达到110亿英里的阈值。幸运的是,自动驾驶的潜在应用市场丰富,不同的场景实际上需要不同的技术要求来适应不同的道路环境。
蘑菇车联、酷哇机器人、智行者等自动驾驶独角兽公司Momenta、毫末智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AutoX、元戎启行、仙途智能等布局较为领先。
以蘑菇车联为例,它已经在城市道路上开始了接驳车、公交车、Robotaxi主要的自动驾驶旅游服务,也没有落后于城市清扫车、巡逻车、物流车辆,几乎完全覆盖了城市公共旅游和公共服务场景。
如果只是增加车队数量来满足驾驶数据的收集,时间成本和资本成本就太大了。然而,如果我们全面建立一种新的自动驾驶模式。Robotaxi其他高度相似的城市专用车场景,自动驾驶可以率先着陆,算法和数据可以扩展到Robotaxi。
此外,城市专用车场景自动驾驶可以快速解决用户的痛点。因此,着陆相对较快,客户支付意愿较强,预计现金流将稳定。
(图片来源:盈峰环境官网)
在无人环卫领域,盈丰环境产品发布会案例提到,湖南长沙某社区投放8辆智能小型环卫机器人,可以将65名工人的就业需求降低到15名环卫工人和8名。 年综合成本可降低38.8%。
许多主流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实现了产品着陆,并与传统卫生企业达成了合作。
酷哇机器人与中联环境达成了战略合作,计划共同开发环卫自动驾驶车辆。高仙机器人与徐工环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环卫装备智能化升级和无人环卫运营创新。蘑菇车联和北控城市服务签约,双方将推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在交通、环卫、安防、物流等多个城市管理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在城市专用车场景中,许多自动驾驶员与地方政府签署了合作战略。
2021年2月,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长沙湘江智能在智能工程机械领域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达成合作,开展智能重卡、混凝土搅拌机等自动驾驶专用车研发,探索智能网络集成工程机械的场景。
3月,衡阳还与蘑菇汽车联合会签署了智能交通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智能交通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终端、道路协调、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建设智能交通创新示范城市,建设衡阳模式,促进城市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实施和商业运营。
自动驾驶企业普遍选择多脚行走。随着攻击速度的加快,2022年下半年自动驾驶竞争将集中在包括但不限于Robotaxi城市细分场景的落地。每个人都加快了自己的步伐,无论是寻求自主造车还是多场景应用。
打破边界,弯道超车取决于规模和道路协调
自动驾驶在城市细分场景中的应用是在一定的限制下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然而,在拆分场景后,智能相对论认为,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是打破场景边界。
然而,自行车智能在环境感知、计算决策和控制实施等环节始终存在一定的瓶颈,如不可能100%预测目标,难以玩驾驶意图。此时,需要引入道路协调,以加强自行车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
然而,道路协调并不是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单一问题。这个巨大的项目需要汽车、交通、通信行业等行业的跨境整合。幸运的是,在中国,自行车智能和道路协调并不矛盾,智能汽车和智能道路可以共同发展。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定调为新基础设施。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础设施的范围,包括新基础设施的细分领域G、与自动驾驶技术密切相关的物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虽然理论前景乐观,但新基础设施正处于战略窗口期,进展非常快。对于汽车公司和自动驾驶企业来说,中国的道路协作方案最有可能打破场景边界,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但在时间点上,行业的共识仍然是L5级自动驾驶遥遥无期。
但我们可以看到,好的一面是自动驾驶L4级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Robotaxi作为厂商L4高级自动驾驶验收场已商业化试水。近日,百度Apollo北京亦庄和小马智行商业化。
在低速物流领域,低速无人物流车线控底盘小魔盘和低速物流车小魔驼都能适应L应用4级无人驾驶场景,开始北京顺义、深圳坪山物流试点运营。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汽车级的汽车零部件,可以在长城汽车供应链的协调下批量生产。
从自行车智能 在湖南衡阳进行车路合作切入的蘑菇车联L4级自动驾驶城市大规模着陆,加快商业化。届时,衡阳街将陆续应用大量公共出行和公共服务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公交车、无人出租车、道路清扫和城市巡逻服务。
(图片来源:蘑菇车联官网)
要知道L4级自动驾驶能否形成成功的商业闭环在未来尤为关键。因为,只有形成商业闭环,自动驾驶系统才能不断迭代前进轨道,最终打开L5级自动驾驶门。健康的商业环核心在于,如何实现规模效应,形成数据生态,持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尽管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尚未标准化,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相当长的建设周期。但是随着头部企业大规模积累有价值的数据,他们将有机会参与车路协同的规则制定,加速车路协同发展,缩短L5级别的自动驾驶的实现时间。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巨变,自动驾驶技术“斗转星移”。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零部件提供商正在深度参与这场变革。新能源汽车朝着智能汽车转变,自动驾驶提供商在加快相关技术落地,单车智能、车侧智能、路测智能、车路协同都在为打破自动驾驶场景边界铺路。2022年我们或许马上就会看到新一轮的洗牌和更迭。
参考资料:
《城市场景自动驾驶:赛道广阔,商业化加速落地》中信证券
《智能车1.0,迈入加法时代》平安证券
《从马力到算力,All In智能化时刻来临》天风证券
《车路协同,掘金万亿市场新蓝海》中银证券
《汽车智能化:算力时代》东兴证券
《新基建下的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之争》德勤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enghy2017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