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20 19:07:00
pdf下载笔记下载地址: 总结计量技术和应用知识点(访问密码:3834)
总结计量技术和应用知识点
- 第1章 计量学概论
- 第2章 量和单位
-
- §2.1.量与量纲
- §2.2.计量单位
- 第3章 量值传递和计量检定
-
- §3.1.量值传递
-
- 量值传递系统
- 测量基准和测量标准
- §3.2.计量检定
- 第5章 计量管理与监督
- 第6章 温度计量
-
- §6.1.测量温度和温度
- §6.2.ITS-90国际温标
- §6.3.标准温度计
-
- 膨胀式温度计
- 热电偶温度计
- 热阻温度计
- §6.4.热电偶温度计的验证
-
- 检定标准热电偶
- 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 热电偶的验证会导致计算问题
- §6.5.检定热电阻温度计
-
- 标准铂热电阻温度计的分度计算方法
-
- 定点法
- 比较法
- 工业铂热电阻温度计验证
- 第7章 压力计量
-
- §7.1.压力计量概述
- §7.2.压力标准器
-
- 液体压力计
- 弹簧管压力计
- 活塞压力计
- 双活塞压力真空计
- §7.3.常用压力计的验证
- 第8章 流量计量
-
- §8.1.流量计量概述
- §8.2.静态容积法水流标准装置
- §8.3.静态质量法液体流量标准装置
- §8.4.标准体积管流量标准装置
- §8.5.气流标准装置
-
- 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 音速喷嘴
- pVT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 §8.6.检定标准节流装置
第1章 计量学概论
- 计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准确可靠的量值.
- 计量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
- 具体内容包括:
- 研究测量单位及其标准的建立、复制、保存和使用
- 研究测量方法和仪器的计量特性
- 研究计量的不确定度
- 研究测量人员的测量能力以及测量法和管理
- 计量的分类
- 科学计量
- 工程计量
- 法制计量
第2章 量和单位
§2.1.量与量纲
- 量的分类:
- 量制: 彼此间确定关系存在的一组量.
- 量纲: 在定量制中权力乘积的基本量表示一定量的表达式.
§2.2.计量单位
- 单位: 计量单位是根据约定定义和使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都可以与其进行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 单位制
- 单位制定义: 单位制是定量制的一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其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及使用这些单位的规则.
- 七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米、公斤、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
- 基本物理常数: 基本物理常数是指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的常数,它们不会随着时间、地点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是物理现象的定值.
第3章 量值传递和计量检定
§3.1.量值传递
量值传递系统
-
量值传递系统的构成:
- 能够复制单位量值的国家基准开始,通过各级计量标准器具逐级传递.最后传递给工作计量器具.
- 国家基准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级法定计量机构的计量标准同级政府计量部门的区域管理.
- 各级计量行政部门最终受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领导.
-
测量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
- 计量行政法规
- 测量技术法规: 包括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器具验证规程,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量值传递方式:
- 用实物标准逐步传递
- 用计量保证方案逐步传递(MAP)
- 用发放标准物质传递量值(CRM):重点掌握
- 用发播信号传递量值
其中使用CRM传递量值的流程图如下: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
- 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器具按其计量学用途或在统一单位值中的作用,可分为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用计量器具
- 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是将计量基准量值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一类计量器具.
- 计量基准: 计量基准是在特定领域内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计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副基准,工作基准.
- 计量基准的发展趋势:初级人工基准→宏观自然标准→高级人工标准→微观自然标准.
§3.2.计量检定
- 计量检定:
- 计量检定的定义: 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 计量检定的意义: 检定是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以及保证量制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 检定方法的分类: 整体检定和单元检定.
- 计量检定系统表:
- 计量检定系统表的定义: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用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规定了国家计量基准所包括的全套主要计量器具和主要计量特性,从计量基准通过计量标准向工作计量器具进行量值传递的程序,指明误差以及基本检定方法等.它反映了测量某个量的计量器具等级的全貌,因而又称为计量器具等级图.
- 计量检定系统表的内容
- 引言
- 计量基准器具
- 计量标准器具
- 工作计量器具
- 检定系统框图
- 计量检定规程
- 计量检定规程的定义: 计量检定规程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规定了计量性能,法制计量控制要求,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以及检定周期等内容,并对计量器具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的计量技术法规.
- 计量检定规程的内容:
- 引言
- 概述
- 技术要求
- 检定条件
- 检定项目
- 检定方法
- 检定结果的处理
- 检定周期
- 附录
第5章 计量管理与监督
- 计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程计量3部分.
- 计量管理的内容: 从狭义上说,计量管理是对计量单位制,计量器具等的管理,主要包括计量单位的管理,量值传递的管理,计量器具的管理和计量机构的管理四个方面.
第6章 温度计量
§6.1.温度与温度计量
- 温度的定义: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在热平衡中的状态的物理量.
- 温度计量的定义: 温度计量是研究制定和实施温度标准,测温方法,测温装置以及如何将热变为温度量值或作为控制信号,保证温度量值统一准确可靠的一系列工作.
§6.2.ITS-90国际温标
-
ITS-90的由来: ITS-90温标是在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的基础上经过重大修改制定的.其通过年份为1989年.
-
ITS-90温标与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区别: 摄氏温标,华氏温标为经验温标,而ITS-90为热力学温标,两者互相区别.
-
温度的单位:热力学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 K K K),定义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为1 K K K
-
热力学温度( T 90 T_{90} T90)与摄氏温度( t 90 t_{90} t90)的转换关系为
t 90 = T 90 − 273.15 t_{90} = T_{90} - 273.15 t90=T90−273.15根据以上定义,水的冰点为0℃,水的三相点为0.01℃.
-
ITS-90国际温标的定义:ITS-90根据不同温区来进行定义
-
0.95K~5.0K温区
-
3.0K~24.5561K温区
-
13.8033K~961.781K温区: 在该温区存在参考函数和偏差函数的概念
-
电阻比: 温度值 T 90 T_{90} T90是由该温度时的电阻 R ( T 90 ) R(T_{90}) R(T90)与水三相点时的电阻 R ( 273.16 K ) R(273.16K) R(273.16K)之比来求得的.在计算时使用电阻比的概念,其定义为
W ( T 90 ) = R ( T 90 ) R ( 273.16 K ) W(T_{90}) = \frac{R(T_{90})}{R(273.16K)} W(T90)=R(273.16K)R(T90) -
其中, T 90 T_{90} T90的值可以由参考函数的 W r ( T 90 ) W_r(T_{90}) Wr(T90)值,以及偏差函数 Δ W ( T 90 ) \Delta W(T_{90}) ΔW(T90)的值经过运算后得到
-
由 W ( T 90 ) W(T_{90}) W(T90)值计算 T 90 T_{90} T90的计算过程为: 由 W ( T 90 ) W(T_{90}) W(T90)→ Δ W ( T 90 ) \Delta W(T_{90}) ΔW(T90)→ W r ( T 90 ) W_r(T_{90}) W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