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立创EDA-PCB产品设计操作概要
时间:2023-06-22 11:07:00
嘉立创EDA-PCB总结产品设计操作
- 原理图设计过程
-
- 1-器件放置
- 2-连接导线
- 3-电气连接
- 4-画布说明
- 5-常用操作
- 6-设计管理器
- 7-原理图转PCB
- PCB设计常规事项
-
- 规则设置:设置PCB设计规则
- 2-设计检查:检查PCB中有不符合规则情况
- 3-网格与AIT格栅:设置移动器件或布线的最小尺寸
- 4-图形预览
- 5-3D模型修改
- 6-生产文件导出
- 3D外壳设计操作
-
- 3D外壳-边框:
- 3D壳盖内壁框:
- 3D外壳-螺丝柱
- 顶面3D圆形外壳挖槽区
- 3D外壳-侧基准线
- 3D外壳-侧挖槽区:
- 3D壳体各层属性说明
-
- 3D外壳-边框
- 3D外壳-螺丝柱
- 3D外壳-侧槽区
- 面板打印设计
注:我总结笔记,方便复习需求
推荐立创EDA专业版使用教程
原理图设计过程
1-器件放置
A:顶部菜单-放置-设备(快捷键:Shift F)
B:快捷键:S)
C:左基库-个人库或系统库
2-连接导线
A:顶部菜单-放置-导线连接设备的引脚
B:导线图标选择顶图像导航: (快捷键W)
3-电气连接
A:使用导线连接器引脚
B:使用电气标识符VCC或GND可修改连接引脚的电气名称
C:用网络标签连接,放置时按Tab键或双击修改名称
D:用单向或双向网络端口连接导线
E:使用短接符连接两个不同的网络
4-画布说明
A:鼠标滚轮控制画布缩放
B:右键菜单选择适应窗口,使画布全局显示
C:单击右侧属性中的空白部分修改图纸样式
5-常用操作
A:单击选中器件空间旋转,X翻转键或Y键
B:在顶部菜单栏中导入图片或文档:文件导入按钮
C:按H键选择导线后亮网,Shift H取消亮网
D:可自由配置快捷键,选择顶部菜单栏:设置-快捷键
E:从顶部菜单栏修改包装:工具-包装管理器按钮进入
6-设计管理器
A:修改原理图设计规则,点击顶部菜单栏:设计规则按钮
B: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检查原理图设计规则:设计-检查DRC
7-原理图转PCB
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设计-更新/转换原理图PCB按钮
PCB设计常规事项
规则设置:设置PCB设计规则
A:设计-设计规则
B:默认线宽、最大最小线宽等设置
2-设计检查:检查PCB不符合规则
A:选择顶部菜单栏的设计DRC检查
B:在画布下弹出DRC检查情况击定位
3-网格与AIT格栅:设置移动器件或布线的最小尺寸
A:右键菜单调出网格大小属性,每个移动单元都是网格人的小尺寸
B:在顶部菜单栏中选择设置-PCB设置/包装-一般规则AIT网格尺寸,即按住AIT键移动尺寸
4-图形预览
A:选择顶部菜单栏的视图-2D预览或3D预览
B:在顶部图形菜单栏中找到2D”与“3D”按钮
5-3D模型修改
顶部菜单栏选择工具3D模型管理器
6-生产文件导出
坐板文件、BOM表以及Gerber导出常用文件: 一键导出顶部菜单栏-文件-导出选型
3D外壳设计操作
3D外壳-边框:
放置操作:
顶部菜单栏-放置-3D外壳-边框或选择PCB边框-鼠标右键-生成3D外壳
注意事项:
3D外壳的外壳厚度暂时不支持修改
3D壳盖内壁框:
白线是3D外壳上壳的内壁不需要手动放置,绘制完成3D内壁的高度可以在框架属性面板中修改。
3D外壳-螺丝柱
放置操作:
顶部菜单栏-放置-3D外壳螺丝柱
注意事项:
1.螺柱放置时,默认会生成加强筋。如无需选择,可编辑修改右侧属性面板。
2.目前螺柱只能选择M2、M3、M4、,M5、M6.其他型号的螺钉柱暂时不支持修改。
顶面3D圆形外壳挖槽区
3.顶面/底面D圆形挖掘外壳。
放置方法:
顶部菜单栏-放置-3D外壳-顶面/底面开槽区域
3D外壳-侧基准线
侧基准线决定了侧槽的定位基准线和方向。
边框外需要绘制基准线。
3D外壳-侧挖槽区:
对3D侧面挖外壳
放置操作步骤:
顶部菜单栏-放置-3D外壳-侧槽区
注意事项:
在对3D外壳侧面挖槽前,需要画一条侧面基准线才能进行侧面挖槽。
3D壳体各层属性说明
3D外壳-边框
类型:3D目前只支持上下壳和推盖两种设计。
图层:3D外壳边框层(默认不可修改)。
外壳的整体高度:3D设置外壳的整体高度。如果要单独设置一个表面的高度,请确保整体高度>=设置高度。否则就无法设置。
PCB距外壳底面:设置PCB对3D壳体底部的高度。
下壳高度:设置3D壳体下壳的高度。
外壳厚度:设置3D外壳的整体厚度。
上壳内壁高度:对3D外壳上壳内壁的高度设置。
3D外壳-螺丝柱
螺丝规格:目前,该系统只支持设置螺钉柱的型号M2、M3、M4、,M5、M6这几种。
图层:设置螺丝柱的图层。
高:设置螺杆柱的整体高度。
自动校准:螺杆柱的高度自动校准。
需要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螺丝柱旁边。
需要沉头孔:设置螺丝柱是否增加沉头孔。
3D外壳-侧槽区
顶面/底面挖槽:将挖槽区域转到顶面或底面。
挖槽/trong>:将挖槽区域转换到侧面。注意:侧面挖槽区域转换位置后需要重新选择基准线,才能将挖槽区域转到其他面上。
基准线:侧面挖槽区域的基准线名称,可编辑。
挖槽深度:侧面挖槽深度设置,注意:默认生成的挖槽深度比较大。
自动校准:自动校准侧面挖槽的深度。
面板打印设计
新建面板:
1.顶部菜单栏 一 新建 一 工程(新建面板前需要新建工程)
2.顶部菜单栏 一 新建 一 面板
放置边框:顶部菜单栏 一 放置 一 矩形 一 在右侧面板将图层修改为板框层
各层介绍:图层分为打印层,透明控制,板框层,板框挖空,背胶挖空,灯光层。
打印层:绘制的图形默认在打印层,打印层上的内容都会在实际中打印出来
透明控制:对选中的图形元素的透明度进行控制。
板框层:设计面板的打印板框层。
板框挖空:面板的开孔挖槽层。
坂框挖空:面板背胶挖空层。
灯光层:用于模拟灯光照射效果。
画布说明:设计图中四个角的小矩形框(1、2、3、4)为材料的定位点。
红色的矩形框为立创商城面板材料的最大打印尺寸默认400*600MM,不可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