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单电子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 电话:400-990-0325

【复试笔记】市政工程-水质工程

时间:2022-08-03 17:19:00 薄膜电阻mf3296长柄电位器

水质工程

总论

  1. 标准常识

    • 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21)

      1.常规项42项,非常规项64项
      2.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特征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3.溶解总固体:10000mg/L;总硬度:450mg/L;耗氧量(按COD Mn计):3mg/L
      4.饮用水消毒剂的常规指标和要求(mg/L):

      消毒剂名称 游离氯 (30min) 总氯(120min)
      出厂水余量 ≥0.3 ≥0.5
      管网末梢余量 ≥0.05 ≥0.05
      最大允许浓度 4.0 3.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集中饮用水源:III类及以上
      2.常用项目标准值(mg/L):

      项目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COD Mn 2 4 6 10 15
      COD Cr 15 15 20 30 40
      BOD5 3 3 4 6 10
      氨氮 0.15 0.5 1.0 1.5 2.0
      总P 0.02 0.1 0.2 0.3 0.4
      总N 0.2 0.5 1.0 1.5 2.0
    •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常用标准值(mg/L):

      项目 一级A 一级B 二级 三级
      COD 50 60 100 120
      BOD5 10 20 30 60
      氨氮 5(8) 8(15) 25(30) -

      括号外为水温>12℃,括号内为<12℃

  2. 水中杂质分类

    杂质 溶解物 胶体 悬浮物
    颗粒尺寸 0.1-1nm 10-100nm 1-10μm 100μm-1mm
    水的外观 透明 浑浊 浑浊
    分辨工具 电子显微镜 超显微镜 显微镜 肉眼
  3. 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城镇污水

  4. 城镇污水排放体制

    合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半合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
    分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水质工程上

混凝

  1. 定义:通过投加电解质使水中胶体颗粒及细小的悬浮颗粒相互聚结

  2. 胶体的基础知识

    • 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聚集稳定性
    • 结构形式:胶核→反离子吸附层→反离子扩散层
    • 几个概念:总电位、动电位、双电层结构、电中性
    • DLVO理论:对憎水胶体而言,当两个胶粒接近到扩散层重叠时,便产生静电斥力,突破排斥能峰,胶体即脱稳
    • 带负电:细菌、黏土
  3. 混凝机理

    • 电性中和:

      压缩双电层:增加反离子浓度、强度,压缩扩散层厚度,动电位减至0,无排斥能峰
      吸附-电性中和:分子量高的置换分子量低的

    • 吸附架桥:形成“胶粒-高分子-胶粒”絮凝体,过多会产生“胶体保护”

    • 网捕卷扫:机械作用

  4. 混凝控制指标

    • 混合阶段:

      快速:10~30s,不超过2min
      剧烈:G=700~1000s-1

    • 絮凝阶段:同向絮凝为主(水力搅拌)

      平均G:20~70s-1
      平均GT:104~105

  5. 混凝剂

    • 无机混凝剂:硫酸铝、聚合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聚合铁
    •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聚氧化乙烯PEO
  6. 助凝剂:当单独使用混凝剂效果不佳时,投加辅助药物提高效果

    • 骨胶、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海藻酸钠
  7. 影响因素:温度、pH值与碱度、悬浮物浓度

  8. 混凝剂投加

    • 投加方法: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
    • 最佳投加量:达到水质目标的最小投加量
    • 确定投加量方法:数学模型法、现场模拟试验法、特性参数法(流动电流系、透光率脉动)
  9. 混合设备: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搅拌混合、水力混合器

  10. 絮凝设备: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机械搅拌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

沉淀

  1. 定义:在重力作用下,水中悬浮颗粒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2. 分类:
    • 自由沉淀:分散颗粒自由沉淀、絮凝颗粒自由沉淀
    • 拥挤沉淀:沉速大的颗粒沉到下层,排挤水体向上涌出,相互干扰
    • 压缩沉淀:清水区→浑液面→悬浮物区→污泥区
  3. 理想沉淀池基本假定
    • 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互不干扰,沉速不变
    • 水流沿水平方向等速流动
    • 颗粒沉到底部认为被去除
  4. 临界流速/颗粒截留速度U0:颗粒能够全部去除的最小流速

u 0 = H v ⋅ B L ⋅ B = Q A u_0=\frac{Hv·B}{L·B}=\frac{Q}{A} u0=LBHvB=AQ

  1. 去除率:增大颗粒沉速、增大沉淀面积

E = u i Q / A E=\frac{ui}{Q/A} E=Q/Aui

p = u 1 u 0 d p 1 + u 2 u 0 d p 2 + … + u i u 0 d p i = 1 u 0 ∑ u i d p i p=\frac{u_1}{u_0}dp_1+\frac{u_2}{u_0}dp_2+…+\frac{u_i}{u_0}dp_i=\frac{1}{u_0}\sum{u_idp_i} p=u0u1dp1+u0u2dp2++u0uidpi=u01uidpi

  1. 影响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短流、层流or紊流、絮凝作用
    • 减小雷诺数、增加弗劳德数
  2. 浅池理论:在沉淀池容积一定的情况下,池深越浅,沉淀面积越大,去除率越高
  3. 高密度沉淀池:特点为污泥回流
  4. 澄清池:集絮凝池与沉淀池于一体
    • 泥渣悬浮型澄清池:悬浮型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 机械搅拌澄清池:由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及分离室组成;进水Q,回流为4Q
  5. 气浮:对小、轻颗粒,可采用粘附在导入的气泡,随气泡一并上浮去除
    • 分散空气气浮池
    • 释放溶解空气气浮池:由压力溶气系统、溶气释放系统、气浮分离系统组成

过滤

  1. 定义:水中悬浮颗粒经过具有孔隙的介质被截留分离出来的过程
  2. 原理
    • 颗粒迁移:拦截、扩散、惯性、沉淀、水动力
    • 颗粒粘附:静电斥力、范德华力、化学吸附力
  3. 杂质在滤层中的分布
    • 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体积滤料中的平均含污量
    • 分类:非均匀滤料、双层滤料、三层滤料、均质滤料
    • 上层颗粒密度小,但颗粒粒径大;下层反之
  4. 直接过滤:不经过澄清或沉淀处理直接进入滤池
    • 接触过滤:投加混凝剂后不经过絮凝池
    • 微絮凝过滤:设简单絮凝池
  5. 水力学
    • 等速过滤:单格滤池进水量不变←虹吸滤池、无阀滤池
    • 变速过滤:水头损失不变,即水位高差不变
    • 负水头:任一深度的水深应等于最大水头损失,但当杂质过多,空隙率变小,滤速增大
  6. 滤料
    • 滤料粒径级配:滤料中各种粒径孔径所占的重量比例
    • 有效粒径d10:通过质量10%的筛孔孔径
    • 不均匀系数K80:越小意味着越均匀
    • 滤料筛选:通过筛孔砂量为y,筛孔孔径为x,通过d10和d80筛分

K   80   = d   80   d   10   K~80~=\frac{d~80~}{d~10~} K 80 =d 10 d 80 

  1. 滤料层

    单层细砂滤料厚度700~800mm
    均匀级配粗砂滤料厚度1200~1500mm

  2. 承托层作用:支承滤料并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流失,均匀布水

  3. 反冲洗

    • 高速水流反冲洗

      滤池膨胀率:膨胀后增加的厚度与膨胀前厚度的比值
      最小流态化冲洗速度:滤料层刚刚处于流态化的临界速度
      反冲洗强度:单位面积上的冲洗水量
      冲洗时间:一般7~8min左右

    • 气水反冲洗

      原理:高速气流扰动摩擦,低速水流排泥

    • 配水配气系统:安装在滤池底部滤料层,承托层之下的布水布气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统:增大孔口阻力系数S1,削弱承托层、滤料层分布不均匀S2和系统不均匀的影响,使Qa=Qc;常用于普通快滤池,穿孔管;开孔比0.2%-0.25%
      小阻力配水系统:适当减少干管支管流速,使水头减小,Qa=Qc;孔板、栅条、长柄滤头;开孔比1.25%~2.5%

    • 供水供气:

      高位水箱、水塔冲洗:容积按1.5倍计算
      水泵冲洗、供气

Q c = S 1 + S 2 ‘ S 1 + S 2 ‘ ‘ Q a 2 + 1 S 1 + S 2 ‘ ‘ v g 2 + v z 2 2 g Q_c=\sqrt{\frac{S_1+S_2`}{S_1+S_2``}Q_a^2+\frac{1}{S_1+S_2``}\frac{v_g^2+v_z^2}{2g}} Qc=S1+S2S1+S2Qa2+S1+S212gvg2+vz2

  1. 滤池分类
    • 阀门个数:四阀滤池、双阀滤池、无阀滤池、虹吸滤池
    • 反冲洗方法:单水反冲洗、气水反冲洗滤池
    • 滤料种类:普通快滤池、V型滤池、虹吸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
  2. 滤池特点
    • 普通快滤池:双层滤料、等水头过滤、单水反冲洗
    • V型滤池:等水头过滤、气水反冲洗、表面扫洗、均质滤料
    • 重力式无阀滤池:无阀虹吸、小阻力配水系统、等速过滤

消毒

  1. 目的: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如病菌、病毒及原生动物胞囊(非消灭所有)

  2. 氯消毒:凡是能在水中产生HClO消毒的氯均称为氯消毒

    • 自由氯:Cl-、ClO-、HClO

    • 化合氯:氯胺

      消毒效果:二氯胺>一氯铵>三氯胺
      氯胺消毒作用缓慢,但持续时间长

    • 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

      需氯量:灭活水中致病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
      余氯量: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再度繁殖
      含有氨氮时:折点加氯——无余氯区→化合性余氯区→化合性余氯分解区→折点后余氯区;一氯铵与次氯酸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折点

    • 自由余氯法:即折点氯化法,过去用的多,易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

    • 氯氨消毒:

      先加氯,再加氨:余氯持久
      先加氨,再加氯:避免产生氨酚恶臭

    • 投加点:

      滤前氯化/预氯化:防止滋生青苔、延长氯胺消毒的接触时间
      混凝剂加氯:氧化,提高混凝效果

    • 泄漏及处置:碱液

  3. 二氧化氯消毒

    • 制取方法:亚氯酸钠+酸/Cl2
    • 优点:
      1. 不会产生三卤甲烷;
      2. 消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
      3. 不会产生氯酚、还能去色度
    • 缺点:产生ClO-有毒,价格高
  4. 臭氧消毒

    • 优点:
      1. 消毒能力强:臭氧>二氧化氯>氯>氯胺
      2. 不会产生三卤甲烷和卤乙酸
      3. 消毒后水口感好
    • 缺点:
      1. 臭氧易分解;系统设备复杂,电耗高
      2. 产生溴酸盐、产生醛类

微污染水源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1. 目的:去除常规处理中难以处理的氨氮及有机污染物
  2. 方法: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活性炭吸附及膜分离法
  3. 活性炭吸附:
    • 特点:具有孔隙结构和强大的比表面积,非极性
    • 吸附原理:物理吸附(单分子层、多分子层)、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 吸附容量:在恒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活性炭,在达到吸附平衡时所能吸附的物质量
    • 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qe与平衡浓度Ce的关系

q e = V ( C 0 − C e ) m ( m g / g ) q_e=\frac{V(C_0-C_e)}{m}(mg/g) qe=mV(C0Ce)(mg/g)

伏 罗 因 德 利 希 : q e = K C e 1 n 伏罗因德利希:q_e=KC_e^\frac{1}{n} qe=KCen1

朗 格 缪 尔 : q e = b q 0 C e 1 + b C e 朗格缪尔:q_e=\frac{bq^0C_e}{1+bC_e} qe=1+bCebq0Ce

  1. GAC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接触时间:活性炭床容积除以流量
    • 泄漏时间:流量一定时,开始进水到出水至不符合水质要求的时间
    • 泄漏:出水浓度达到最大允许值Ce
    • 耗竭:出水浓度等于95%进水浓度时的点Cd
    • 泄漏曲线:越陡越好,表示活性炭床比较均匀,下层发挥作用
  2. 再生: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水质工程中

膜分离法

  1. 定义:在某种推动力下,利用特定膜的透过性能,达到分离水中离子和分子的目的

    种类 推动力 透过物 截留物 膜孔径
    电渗析 电位差 电解质 非电解质 -
    反渗透 压力差 悬+溶+大分子 <1nm
    纳滤 压力差 悬+溶+大分子 1-10nm
    超滤 压力差 水、盐 悬+胶 10-100nm
    微滤 压力差 水、溶解性 悬浮物 >100nm
    • 低压膜:UF、MF→砂滤
    • 高压膜:NF、RO→臭氧活性炭
  2. 截留分子量:用一种已知分子量的物质来测定膜的孔径,当90%的物质被截留,则该物质的分子量为截留分子量

  3. 海水的质量浓度:3.4%;苦咸水的质量浓度小

  4. 纳滤膜与反渗透具有类似性质,又称为:低压反渗透膜;疏松型反渗透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