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控中心TCC测试平台继电器逻辑表
时间:2023-03-11 13:30:00
继电器分类与逻辑
一、区间方向继电器
1、梯形图
前节点
后节点
备注:I1、I2分别代表ZGFJ、FGFJ
M1、M2、M3、M44将变量注入辅助故障
2、真值表
前节点
M1 |
M2 |
I1 |
I2 |
Q |
|
正常 |
0 |
0 |
1 |
0 |
1 |
0 |
0 |
0 |
1 |
0 |
|
粘1故障 |
—— |
1 |
——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 |
0 |
后节点
M3 |
M4 |
Q1 |
Q2 |
|
正常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二、区间通过信号机信号继电器(点灯继电器)
1、梯形图
备注:I通过信号机信号继电器的代表区间LJ、或LUJ、或UJ、或HJ
M1、M22将变量注入辅助故障
2、真值表
M1 |
M2 |
I |
Q |
|
正常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三、区间方向切换继电器
1、梯形图
前节点
后节点
备注:Q0代表FJQ
M1、M2、M3、M4为辅助故障注入变量
2、真值表
前节点
|
M1 |
M2 |
Q0 |
Q1 |
正常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后节点
|
M3 |
M4 |
Q1 |
Q2 |
正常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四、区间轨道继电器
1、梯形图
前接点
后接点
备注:M0代表该轨道区段的空闲状态,默认值为空闲(即逻辑1)
M1、M2、M3、M4为辅助故障注入变量
2、真值表
前接点
|
M1 |
M2 |
M0 |
Q1 |
状态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后接点
|
M1 |
M2 |
Q1 |
Q1 |
状态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五、站内轨道继电器
1、梯形图
前接点
后接点
备注:M0代表该轨道区段的空闲状态,默认值为空闲(即逻辑1)
M1、M2、M3、M4为辅助故障注入变量
2、真值表
前接点
|
M1 |
M2 |
M0 |
Q1 |
状态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后接点
|
M1 |
M2 |
Q1 |
Q1 |
状态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六、异物侵限继电器
1、梯形图
前接点
后接点
备注:M0 代表该异物侵限的未发生状态,默认值为未发生(即逻辑1)。
M1、M2、M3、M4为辅助故障注入变量
2、真值表
前节点
|
M1 |
M2 |
M0 |
Q1 |
正常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后节点
|
M3 |
M4 |
Q1 |
Q2 |
正常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七、站内发码方向继电器
1、梯形图
备注:I代表该轨道区段FJ,默认值为落下(即逻辑0)
M1、M2为辅助故障注入变量
2、真值表
|
M1 |
M2 |
I |
Q |
正常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
八、列控代采继电器
1、梯形图
备注:I代表同名称的代驱继电器,默认值为落下(即逻辑0)
M1、M2为辅助故障注入变量
2、真值表
|
M1 |
M2 |
I |
Q |
正常 |
0 |
0 |
1 |
1 |
0 |
0 |
0 |
0 |
|
粘1故障 |
—— |
1 |
—— |
1 |
粘0故障 |
1 |
0 |
——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