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单电子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 电话:400-990-0325

2022年前端技术发展趋势

时间:2023-02-22 00:00:00 型板端连接器

近日,字节跳动技术团队公布了一份关于字节跳动技术的报告 2022 预测年度前端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新年前端技术可能发生的六个变化。让我们参考一下。

一、前端新标准

2014 年 10 月 28 日,W3C 正式发布 HTML5.0 尽管推荐标准使前端技术蓬勃发展。 HTML6.0 目前正处于提案阶段,但社区已经开始有一些零星的讨论,所以可能离我们不远。2022年 年,可能 HTML6 不会推出,但可能会有更多有利于用户体验的提案。

Web1.0到2.前端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Web3.在0时代,它可能是分散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值得关注。

2.框架、工程和体验

前端框架
在 StackOverflow 最受欢迎的 Web 在框架调查中,删除 SSR 渲染框架和 jQuery,上榜前端框架共有 5 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React,Vue,Angular 依然是强势铁三角向前发展。在 2022 年 Vue3 会成为 Vue 默认版,React 18 从目前社区关注的角度来看,官方版本也将发布, Vue3 源码 Github star 27k , React 18 WG Github star 3.9k ,且在 npm 在下载量方面,新版本的下载量相当可观,所以今年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尝试和使用它。

打包器

包装可分为传统编译和ESM 由于混合编译 ESM 混合编译类打包器依赖于其他打包器,所以理论上 NPM 下载永远不会超过它的依赖。 ESM 今年混合编译整体表现平平。

UI 框架

由于模块化CSS、摇树、MVVM 的流行,UI 其实框架的选择并没有那么重要。选择符合项目风格的框架。 UI 即可。UI就框架而言,预计今年不会有黑马闯入和变化。

三、搭建智能平台

3.1 低代码平台

2021 自年初以来,低代码行业一直受到关注,也引起了许多企业的热烈讨论和研究。

在低代码开发的早期阶段,制造商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传统的软件制造商和大型互联网制造商都涉及到低代码领域。与垂直制造商相比,通用制造商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因此制造商数量更多。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通用制造商竞争的加剧,垂直制造商将在细分领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挖掘用户场景,提高产品能力和用户满意度。为了在未来占据高地,尽快布局低代码产业生态,多维拓展厂商优势。

3.2 AI 探索图形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跨时代技术,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 AI 能力在前端领域的尝试和应用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阿里的 imgcook 可识别设计稿(Sketch / PSD /图片)智能生成 React、Vue、Flutter、不同类型的代码,如小程序,同年双 11 自动生成大促 79.34% 智能生成代码不再仅仅是线下实验产品,而是真正产生价值。

2022 随着低代码和图形技术的逐步完善,两者将相互完善和实现。用户通过 AI 实现页面恢复,然后通过低代码平台调整页面。整个页面的构建基本上可以在不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完成,构建页面会变得特别简单。

四、跨平台技术

随着从 PC 时代已经演变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自身的天花板,本地客户端也逐渐倾向于跨平台方案。当然,这是由于跨平台方案的明显优势。对于开发者来说,可以实现多端开发再利用,可以大大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效率。然而,移动终端的跨平台技术不仅考虑到一套代码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运行,还需要解决性能、动态、研发效率和一致性的问题。

4.1 React Native Or Flutter

React Native 是以 Web 本地移动应用技术开发的典型框架。但基于许多的 Html 与跨平台框架相比,Flutter 绝对是最好的体验,性能和构建理念几乎是最接近原始发展的框架。

Flutter 虽然目前有最好的跨端性能和体验,但关注人数和 React Native 不相上下。React Native 加上先出优势 React 目前,许多影响导致了影响 APP 已进入股票阶段,很少有新的 APP 因此,在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大收入, APP 没有技术变更。所以在 2022 年,如果两者都没有重大的技术变化,除了对 Flutter 关注的人会逐渐增多,两者可能不会有更大的变化。

4.2 小程序

目前,主流小程序平台 10 很多,包括腾讯的微信小程序,QQ 小程序;阿里巴巴支付宝小程序,淘宝轻商店;字节跳动标题小程序,抖音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等。;不同平台的实现标准不同,开发者需要学习不同平台的定制开发规范。

所以在 2019 年 9 月 12 日本阿里巴巴主导并联合发起 W3C 起草中国和国内外制造商 MiniApp 标准化白皮书(MiniApp Standardization White Paper),旨在制定共同标准,减少平台差异,成立相关工作组。

截至目前产出 lifecycle、manifest、packaging 等几篇文档,但目前各平台对这些标准的实现度还很低,没有统一,所以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解决跨平台开发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转换框架进行转换。

一些跨端框架(Uniapp、Taro)一些跨端转换器基本上不再维护。接下来,我们将了解其他跨端转换器:

  • wept: 微信小程序实时运行工具,目前支持 Web、iOS 两端的运行环境;
  • hera-cli: 跨平台应用的开发框架可以通过小程序包装成 Android 、 iOS 应用,以及 H5;
  • weweb-cli: 与小程序语法的前端框架兼容,可以用小程序的写 web 应用

跨端技术并不是为了完全取代本地开发。对于每个场景,我们都可以用本地编写性能最好的代码。然而,这样做的工作量太大了。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我们需要掌握效率与优化之间的平衡。跨端使用场景不一定是项目级业务级的,甚至是页面级的。

跨端的优点是,它不仅能使我们写出更高效的代码,拥有更丰富的生态,还能带来良好的性能。

5,泛前端

前端开发的发展历史似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从切图仔,写 HTML 模板的石器时代,到前后分离、大前端的工业时代,再到跨端技术和低代码的电气时代。前端研发的责任不断变化,前端研发需要掌握的技术也在迭代更新。

5.1 Serverless

从语义上理解, serverless 也就是说,没有服务架构,但没有服务器的说法只是一个概念强调,没有服务架构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但开发者不需要像传统开发那样关注这些基础设施,而是更关注业务的实际逻辑代码。

与传统的服务器托管方式相比,使用 serverless 在架构开发中,开发者不需要更加关注可用性、扩展容量、监控报警和安全漏洞,只需要负责 Faas 层代码可以处理业务逻辑。

5.2 全栈

全栈开发者是指同时掌握前端、后端等网站开发相关技能的开发者。从前端到后端,从架构设计到代码着陆,从自动化测试到运维,全栈开发者都能胜任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对于公司来说,全栈工程师可以降低就业成本和项目沟通成本;对于个人来说,拥有全链接技术有利于技术闭环,拓展全局思维,提高个人能力和价值。

5.3 DevOps

DevOps(Development 和 Operations 组合词)是一种重视软件开发人员的词(Dev)”和“IT 运维技术人员(OPS)文化、运动或实践交流与合作。通过自动化软件交付和架构变更的过程,构建、测试和发布软件可以更快、更频繁、更可靠。可以把 DevOps 理解为过程、方法和系统的总称。

6,5G场景带来的新趋势

5G 我们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到来意义重大。它的出现是数据传输速度、响应速度和连接的巨大飞跃。

5G 将与超高清视频、VR、AR、消费云计算、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汽车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将为前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和机遇。

6.1 WebAR & WebVR

元宇宙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目前 WebAR 和 WebVR 实现元宇宙的愿景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借助它 URL 通过社交媒体共享形式推广格式传播的优势,WebAR 和 WebVR 无疑是用户接触元宇宙门槛最方便的方式,不需要买昂贵的 VR 不需要安装设备 APP,可以通过手机网页体验。在 5G 如今,随着技术的逐渐普及,一些现有的经验问题,如:3D 模型体积大,可以缓解初始资源加载时间长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前端人在这方面能做些什么?从技术上讲,我们需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时将虚拟图像覆盖到用户屏幕上,并在现实世界中处于位置齐,结合 WebRTC 技术实现网页浏览器实时获取和展示视频流,再利用 WebGL 的能力,进行 3D 人物模型加载,渲染和播放动画。

6.2 Web 3D

随着 5G 技术发展,视频加载速度会非常快,简单的实时渲染会被视频直接替代。复杂的可以通过服务器渲染,将画面传回网页中,只要传输够快,手机的性能就不再是问题。

降低 web 3D 研发成本应该是将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路线,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会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加入促使其正向发展。所以 Web 3D 可能会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发展,能提供简单高效的工具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6.3 WebRTC

WebRTC 是一项实时通讯技术,它为前端打开了信息传递的新世界大门,对于绝大多数前端开发者来说,对于信息的传递还局限于 XMLHttpRequest,升级到全双工大家会用到 WebSocket ,对于能力闭塞的前端来说,WebRTC 无疑拓宽了前端的技术门路。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