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外设,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成及外设认识.doc
时间:2023-01-24 16:30:00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成和外设理解
实验一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外设理解
实验目的
1.了解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配置
2.培养识别微型机硬件各部件的能力
3.为实验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
开机观察机箱内计算机硬件配置
【实验步骤】
1.注意开机后系统自检的屏幕提示和系统配置表(可根据Pause按键暂停),微机的硬件配置如:显示卡型号和显示缓存容量、内存容量、CPU记录类型、硬盘容量、软驱动类型和接口。如果系统不能正确启动,请记录故障现象。
2.切断电源,打开微机机箱,重点了解硬件的基本配置和连接方式。
注:加电启动时严禁拆卸或插入硬件、板卡和插件。拆卸或插入任何硬件必须对准位置并轻轻插入,以避免接触不良或损坏插件。
(1)了解机箱
重点了解机箱的功能和分类;机箱内外结构及机箱前后面板结构。
(2)了解电源
重点了解电源的功能、分类、结构、型号、电源输出/输入电压和电源连接器。
(3)了解理解CPU
主要包括CPU型号、类型、主频、电压、厂家标志、包装形式CPU性能等。
(4)了解内存
了解微型机系统中的理解RAM,ROM,Cache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容量的大小,并进一步加深对内存在微型机系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5)了解主板
了解和了解微机主板的制造商、型号、结构、功能组成、芯片组、接口标准、跳线设置、底盘中的固定方法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6)了解软驱、硬盘、光驱
软驱动:主要包括制造商、功能、类型、型号、外部结构、接口标准(数据和电源接口)以及与主板和电源的连接。
硬盘:主要包括制造商、功能、分类、型号、外部结构、结构标准及与主板和电源的连接。
光驱:包括光驱的功能、分类、型号、外部结构、接口标准、主要技术参数及与主板和电源的连接等。
同时,要了解软驱、硬盘、光驱等设备与主板连接数据线的特点,并加以区分。
(7)了解常用插卡件
主要理解包括显示卡、网卡、声卡、多功能卡、内置调制解调器等卡的功能、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并能区分上述卡。
(8)了解常用外部设备
重点了解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外部调制解调器、扬声器等常用外设的功能、分类、型号、主接口标准及其与主机的连接方法。
(9)其他
包括了解和使用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常用工具和辅助工具,如螺丝刀、尖嘴钳、镊子、螺钉、电烙铁、万用表等。
【实验注意事项】
1.按照上述步骤或实验老师的要求有序操作。
2.轻拿轻放微型机各部件,未经导师批准,不得随意拆卸任何插卡。
3.边实验边记录。
4.实验结束后,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和步骤的安排,根据相关知识填写微机组成配置表,并编写自检实验经验。
实验二 组装微型计算机
实验目的
1.了解并使用微机硬件组装中常用的工具。
2.了解微机硬件配置、组装一般流程及注意事项。
3.学会自己配置和组装微型机。
【实验内容】
1.了解微机硬件配置、组装一般流程及注意事项
2.自己配置,组装微型机器
【实验准备】
1.磁平口和十字螺丝刀各一把
2.一个尖嘴钳
3.用于困扎电缆的困扎线
4.微型机各部件及设备的组成
【实验步骤】
1.检查所有需要安装的部件和工具是否齐全
2.释放身体带来的静电
3.基础安装
(1)安装机箱电源
机箱后部预留的开口与电源背面的螺钉对应,用螺钉固定
?注:固定电源应牢固,以免日后振动产生噪声
(2)安装主板
?标记机箱底板的固定孔
?将铜柱螺钉或白色塑料固定柱逐一安装在底板上
?将主板平行压在底板上,使每个塑料固定柱都能通过主板的固定孔扣住
?将细牙螺钉拧到与铜柱螺钉对应的孔上
?主板安装注意事项
避免螺钉过紧,防止主板扭曲变形
主板与底板之间不得有异物,以防短路
一些硬泡沫塑料可以垫在主板和底板之间,以减少插入和扩展卡时的压力。
(3)CPU安装散热器
?CPU的安装
把主板的ZIF抬起插座旁拉杆,把它举起CPU针脚与插座针脚一对应,插入插座平稳,拉下拉杆锁定CPU。在CPU导热硅脂涂在核心上。
?安装CPU的散热器
卡具的一端固定在CPU插座一侧;
调整散热器的位置CPU核心接触;
一手按住散热器,使其紧贴CPU,另一只手向下按下夹子的扳手,直到它被CPU插座上;
将风扇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cpu fan或fan在字样的电源接口上。
(4)内存条的安装
打开反扣,将缺口垂直插入内存插槽上的凸边,用力插入到底,反扣自动卡住。
(5)安装主板的电源线
主板20针的电源接头插入主板对应的插座
(6)连接面板按钮和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