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单电子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 电话:400-990-0325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课答案

时间:2023-02-19 06:00:00 111系列ndvi传感器组叶片湿度传感器s

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答案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是地球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本课程从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方面阐述了全球变化生态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基本生态问题。 主要包括全球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全球碳循环、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植被监测卫星遥感的应用、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等。 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1
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
B、千分之四
C、万分之四
D、十万分之四
正确答案:C
2
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
3
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4
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
5
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
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1
狭义上说,全球变化主要是指()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变化。
A、土壤
B、生物
C、水体
D、大气
正确答案:D
2
魏格纳是第一个提出大陆漂移理论的人。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3
()提出了海底扩张理论。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A
4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研究地球作为整体内容。
正确答案:×
5
大约47%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会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1
()不属于温室气体的下列气体。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甲烷
D、氩气
正确答案:D
2
臭氧层日的国际保护是()。
A、9月13日
B、9月14日
C、9月15日
D、9月16日
正确答案:D
3
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
B、1912年
C、1974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4
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
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1
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
B、7000-9000
C、50000-70000
D、70000-90000
正确答案:C
2
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六分之一
D、六分之五
正确答案:B
3
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A、20%
B、40%
C、60%
D、80%
正确答案:D
4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
5
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正确答案:×
水污染、植被破坏与物种灭
1
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
A、澳大利亚西北部
B、南美洲北部
C、美国西部
D、中亚地区
正确答案:B
2
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A、
九分之一
B、
七分之一
C、
五分之一
D、
三分之一
正确答案:D
3
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
A、2.8%
B、12.7%
C、24.5%
D、30%
3
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正确答案:×
4
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正确答案:√ 
海平面上升、垃圾危害与人口增长
1
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
A、8年
B、10年
C、12年
D、14年
正确答案:C
2
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10-20毫米
D、20-30毫米
2
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
1-3毫米
B、
5-8毫米
C、
1-3厘米
D、
5-8厘米
正确答案:A
3
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正确答案:√
4
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在太空轨道上已经有超过7000个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废物碎块在高速运动。()
正确答案:√ 
2.1地球表层系统
1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30米
B、300米
C、3000米
D、30000米
正确答案:D
2
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
B、封闭系统
C、开放系统
D、群体系统
正确答案:B
3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A、孤立系统
B、封闭系统
C、开放系统
D、群体系统
正确答案:C
3
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上平均仅为5-8公里。()
正确答案:√
4
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正确答案:× 
2.2Gaia(盖亚) 假说与新地球观
1
盖亚假说中提出Gaia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水
B、土壤
C、植物
D、微生物
正确答案:D
2
土壤来源于()。
A、沙漠
B、大气
C、岩石
D、海洋
正确答案:C
3
盖亚假说主要强调的是()。
A、
环境对生物的调节作用
B、
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
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D、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独立
正确答案:B
4
盖亚假说中的盖亚一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正确答案:√ 
4
生物地球化学观点认为地球表层大多数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实质上是由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正确答案:√
2.3全球生命系统对物质循环的调控
1
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倍。
A、10
B、100
C、1000
D、10000
正确答案:C
1
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A、2.8年
B、28年
C、280年
D、2800年
正确答案:D
2
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
A、宇宙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
B、宇宙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C、太阳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
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正确答案:D
3
地球表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非生物来源的。()
正确答案:×
4
地球内部能量主要是以热能和机械能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的。()
正确答案:√ 
2,4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
1
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
B、海洋变化
C、火山喷发
D、水汽输送
正确答案:C
2
现阶段可用于全球变化的观测记录大约有()。
A、十多年
B、五十多年
C、一百多年
D、三百多年
正确答案:C
2
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全球变化研究超越了各分支学科的界限
B、
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远在地球半径以下
C、
过程或事件的影响应为全球性的
D、
认识全球变化规律需要了解所有时间尺度上的过程
正确答案:B
3
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正确答案:√
4
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正确答案:√ 
2,5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
下列不属于全球变化的社会影响的是()。
A、人的生理与健康的影响
B、气候与降水量相互关系的影响
C、对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和发展的影响
D、研究人类社会适应和减缓全球变化影响的能力
正确答案:B
1
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
A、正确的研究方法
B、变化的实物证据
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D、研究的范围大小
正确答案:C
2
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
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
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
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
正确答案:B
3
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正确答案:√
4
在时间坐标上环境演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中,平稳序列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正确答案:× 
2.6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上)
1
()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生物多样性变化
B、气候变化
C、人口增长
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正确答案:C
2
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
B、5.26
C、6.26
D、7.26
正确答案:B
3
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中,气候变化一般不影响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变化
C、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D、人口增长
正确答案:D
4
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地表短波辐射,使大气变暖。()
正确答案:× 
4
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其中中国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正确答案:×
2.7主要的全球变化-大气成分变化(下)
1
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多倍。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D
1
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报告,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是()。
A、澳大利亚
B、挪威
C、加拿大
D、俄罗斯
正确答案:A
2
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正确答案:C
3
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
4
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正确答案:× 
2.8主要的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1
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
A、森林
B、草原
C、牧场
D、农地
正确答案:D
1
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A、北美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南亚
正确答案:A
2
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土著物种的减少
B、外来种的减少
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
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
正确答案:B
3
一般来说,外来物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土著物种。()
正确答案:×
4
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必定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瓦解。()
正确答案:× 
2.9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上)
1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摄氏度。
A、.6
B、1.2
C、1.8
D、2.4
正确答案:A
2
从全球来看,整体年平均降水量是()的。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大幅度波动
正确答案:A
3
区别气候变化与天气变化的主要标准是()。
A、
时间长度
B、
变化强度
C、
影响范围
D、
造成后果
正确答案:A
4
近40年中,相较于夏季平均气温,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较为明显。()
正确答案:√ 
5
一般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纬度越高或海拔越高的地区升温更明显。()
正确答案:×
2.10主要的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下)
1
全球云量观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A、统计数据较少
B、直接观测难度较大
C、没有统一仪器观测
D、数量变化不稳定
正确答案:C
2
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
A、10-20毫米
B、10-20厘米
C、20-30毫米
D、20-30厘米
正确答案:B
2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
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
正确答案:D
3
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正确答案:×
4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显著减少,秘鲁的太平洋沿岸降水显著增多。(√)
2.11主要的全球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变化、荒漠化
1
下列因素中,一般不直接影响潜在植被的是(D)。
A、大气成分
B、气候
C、土地利用
D、人口数量
1
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关键是(C)。
A、控制荒漠化
B、保障生物多样性
C、控制人口增长
D、减少气候变化
2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D)。
A、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B、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移保护、离体保护三种。(√)
4
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的土地退化现象。(√)
2.12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上)
1
科学家通过冰芯记录研究气温变化,主要是研究其中的(D)。
A、水
B、杂质
C、微生物
D、气体
2
关于冰芯记录的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分辨率高
B、时间尺度长
C、环境信息少
D、有效手段之一
2
根据近百年的观测数据,(D)是20世纪最热的十年。
A、10年代
B、4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3
根据相关研究,地球上40万年来平均温度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4
近百年来温度上升的原因尚没有达成共识。(√)
2.13当代气候变化的主要观点(下)
1
树木年轮学数据主要考察的是树木的(C)。
A、年轮数量和密度
B、年轮数量和颜色
C、年轮宽度和密度
D、年轮宽度和颜色
2
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
A、湿度
B、惰性气体
C、云量
D、太阳辐射的反射
2
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A)。
A、温度
B、湿度
C、空气成分
D、污染物
3
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还处于自大约550年前开始的新冰期,地球正在变冷。(×)
4
目前全球气象数据主要来自城市地区,缺少偏远地区和海洋上空的资料,这也给判断全球气温的变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14气候变化的诱因——自然因素
1
全球变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B)。
A、温室气体
B、厄尔尼诺
C、气溶胶
D、土地利用
2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为(A)。
A、2-7年
B、5-10年
C、13-18年
D、15-20年
3
火山喷发释放出的物质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太阳辐射的是(D)。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
火山灰
4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越长,地球上的平均温度越高。(×)
4
从理论上来说,高纬火山喷发以后不久,欧洲的西风环流会变得更加强盛,冬季的天气一般是温和的。(√)
2.15气候变化的诱因——人为因素
1
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D)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
A、二氧化碳
B、氧化亚氮
C、甲烷
D、水汽
1
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C)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A、15
B、6
C、-6
D、-15
2
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C)。
A、40%
B、70%
C、90%
D、99%
3
气溶胶可能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气温显著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2.16当代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后果
1
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影响气候变化的发生时间和发展的是(C)。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2
根据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不包括(C)。
A、
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
B、
土壤盐渍化
C、
高纬度生物向低纬度迁徙
D、
台风强度和频率增加
3
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主要影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的是(D)。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4
根据主流观点的预测,近百年来气候变化速率是越来越快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5
台风强度的增加可能有助于内陆水汽的增加。(√)
2.17气候变化问题的非主流思考
1
根据宇宙辐射和云量关联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宇宙辐射整体趋势是不断减少的
B、近年来地球的云量不断增加
C、地球的温度在近百年中是下降了的
D、通过不同方式测算的宇宙辐射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1
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主流理论观点的是(C)。
A、大气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升高到450ppm-550ppm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摄氏度
B、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C、温度上升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加剧,部分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推动温度继续上升
D、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需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2
辐射强迫理论中,减少辐射强迫最多的是(B)。
A、二氧化碳
B、云反射效应
C、土地利用
D、臭氧
3
辐射强迫理论中,辐射强迫和大气温度升高成正比。(√)
4
根据对南极冰芯的研究,很有可能是温度先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才升高。(√)
3.1生态学概论
1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D)。
A、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整体
B、从个体的分子到个体的族群
C、从个体的分子到区域环境
D、从个体的分子到整个生物圈
2
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D)主要研究其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3
生态学的研究层次中,(B)动态变化是因个体的出生和死亡罗成引起的。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4
对生物产生一定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土壤、生物、人为因子等。(√)
3.2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上)
1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中的环境胁迫主要强调(C)。
A、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B、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系
C、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间的复合作用对植物影响
D、高温、盐分及大气污染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2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目的之一是揭示(C)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下对植物的作用。C
A、主要人为因素
B、全部人为因素
C、重要生态因子
D、所有生态因子
3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D)。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
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
4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处理指标确定中之所以考虑施氮处理,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气和土地中氮元素急剧流逝。(×)
5
红外增温实验成本较低,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较大。(×)
3.3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 (下)
1
常用的通量测定方法中,(B)强调根据乱流扩散理论,通过单位面积的任意动量或标量的通量密度是其浓度梯度与扩散系数的函数。
A、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B、空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