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单电子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 电话:400-990-0325

大学计算机基础笔记

时间:2022-10-29 18:00:00 矩形公电源连接器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第二章 操作系统Windows7
第三章:Word
第四章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第五章 演示文稿软件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
第7章 多媒体技术

标题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1.1计算机诞生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数字积分计算机)
(1)名称:ENIAC;
(2)应用领域:军事;
(3)1946 ,
美国
(4)特点:采用十进制数制;无存储功能。
2.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
(离散变量计算机)
(1)名称:EDVAC ;(1946-1952)
(2)现代计算机工作原理由冯诺依曼领导团队成功研发;
(3)计算机工作原理(分三条)
①所有计算机内部数据均采用二进制;
②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 由五个部分组成:运算器(核心)、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③计算机使用程序存储(或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模式;
★为什么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表示数据?
①易于技术实现;
②可靠性高;
③操作规则简单;
④二进制与十进制数的转换相当容易;
⑤符合逻辑量。
3.【说明】
⑴ 冯·诺依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工作原理,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图灵是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人工智能(AI)理论认为,计算机可以通过自动学习自动完成人类可以完成的任务。
⑵ 计算机内部数据采用二进制数制:
计算机科学采用的数制有 二进制(B),八进制(O),十进制(D),十六进制(H)。
⑶ 计算机 硬件系统(原理结构)由五部分组成:
①CPU(中央处理器)=运算器 控制器
②主机=CPU 存储器
(冯氏结构中的存储器,特别是内存)
③外部设备(外设)=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④硬件系统=主机 外设
计算机硬件设备(指具体物理设备)包括CPU,主机、内存条、显卡、声卡、网卡、底盘电源、硬盘、键盘、鼠标、扬声器
⑷程序存储、程序控制是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思想,这也是计算机不同于其他设备的最本质(最重要)特征。
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算机中使用的逻辑原件(或电子器件、逻辑器件),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
1.第一代计算机
⑴ 名称: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⑵ 储存设备有:水银延迟线、阴极射线管、磁带等;
⑶ 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第一代编程语言(机器语言)和第二代编程语言(汇编语言)编程;
①机器语言采用第一代编程语言 0和1 编程两个数字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执行的编程语言。
②机器语言的优点:由于采用二进制编程,计算机能直接识别执行,所以,运行效率高。
缺点:编写效率低;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差(由于不同型号使用不同的指令系统,在一个型号上编写的机器语言程序不能在其他型号上运行)。
③第二代编程语言是汇编语言。由于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程序员编写的代码)必须转换为目标程序(机器语言)。
④与机器语言相比,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效率高,但执行效率低;汇编语言程序可移植性差,通用性差,略好于机器语言。
⑤第一代机器语言和第二代汇编语言都是低级语言。
◆低级语言是指接近计算机硬件的底层语言(与功能强度无关)。
二、二代计算机
⑴ 名称: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晶体管。
⑵ 以磁芯、磁鼓等为存储器。
⑶ 使用第三代编程语言,即:高级语言编程:
①常用的高级编程语言有BASIC、C(结构性或算法语言),C 、JAVA(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Python(脚本语言) 等。
②特别,使用BASI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只有在解释程序(翻译)转换为机器语言后才能由计算机执行。
解释程序的特点:解释一句,执行句子,下次执行,重新解释。
③其它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经编译程序(翻译)转化为目标程序(机器语言)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编译程序特点:一次编译(形成目标程序),多次执行。
★编译程序的执行效率高于解释程序。
④摘要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属于语言处理系统,将源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汇编程序(低级)、编译程序(高级)形成目标程序。
三、第三代计算机
⑴ 名称: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器件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特点: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
⑵ 内存由半导体材料制成,至今仍在使用。
⑶ 操作系统软件(最早的分时操作系统)。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
PC机:DOS, Windows XP / 7/ 8/ 10,MAC(苹果机)。
服务器:Linux(免费), Windows NT/ 2008/ 2016, unix, NoveⅡ, networe等。
移动端:Android, ios。
云操作段:微软公司 Azure、Google Could
(4) 用各种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4.第四代计算机
⑴ 名称:大型和超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逻辑元件是超大型集成电路。
⑵ 有各种先进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软件。
⑶ 特别的 :
①1980年IBM公司推出PC机器(个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机)。
②多媒体计算机使用文本(主要)、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传播信息。
③计算机网络:Internet(互联网)。
④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出现,运算速度(主频)达到1亿次/秒,中国超级计算包括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曙光等。超级计算机是科学计算的巨型计算机,数据量大,操作规则简单。如天气预报、海洋气候等。
1.1.3 计算机分类
1.计算机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⑴ 通用计算机:如PC,服务器等。
⑵ 专用计算机:工业计算机、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装配线等。
2.根据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处理能力) :
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大小微)。
⑴ 巨型机 军事、航空航天、天气预报、海洋、分子结构、生物制药、密码破译、模拟核爆炸、大数据云计算等。
⑵ 微机 主要用于家庭、办公。
1.1.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工作特性?还是计算机运行特性?
①操作速度快;
②计算精度高;
③记忆能力强;
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⑤具有自动操作能力;
⑥可靠性高。
★【说明】
⑴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是由CPU(中的运算器)决定,CPU每秒运算次数称为主频(是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性能指标或影响因素)。
① 210=1024=1K ≈1000
220=1024K=1M ≈1000 000
1024M=1G=102410241024 ≈1000 000 000
1024G=1T
【提醒】K,M,G,T是数量级,不是单位。
②例1,某PC机的主频是3.50GHz表示CPU每秒运算3500 000 000次/秒。
例2,某手机的主频是2.6GHz表示CPH的主频是2600 000 000次/秒或2.610241024*1024次/秒。
③主频越大,操作速度越快。

⑵ 计算机的精度
是由CPU(中运算器)字长(Word)决定,字长是CPU(中运算器)每次都能处理数据的位置(bit)数。
①1Byte(字节)=8bit(位)
Ⅰ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Ⅱ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是位;
Ⅲ计算机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单位)为位;
Ⅳ 计算机信息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文件。
【提醒】除存储外,其他单位为位。
按字节存取数据,按位处理。
②PC划分(断代)的依据是CPU的字长,PC目前主流有8/16/32/64位机器(bit)机。
③【结论】字长越长,精度越高。
④CPU每次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据称为单词(Word),每个字中包含的位数称长。
例如,64位主机的一个词包括64位主机bit数据。

⑶ 计算机的记忆能力是指内存和外存的存储容量
例1:某PC机器的内存容量为8GB,表示存储容量为80000 000 000 Byte。
例2:某PC机器的外存容量(硬盘)为250GB,表示存储容量为250 000 000 000 Byte。
例3:手机内存(相当于PC机器外存)容量256GB。
例4:手机运行内存(相当于)PC内存)容量为8GB。
⑷ 逻辑判断能力是指逻辑和、逻辑或非逻辑操作
⑸ 计算机的可靠性是指无故障、连续工作(两个字,缺一不可)。
由于程序存储控制,计算机具有自动操作或过程控制功能。

1.1.5计算机的功能
还是计算机应用领域?还是计算机的用途?(注意顺序)
①科学计算;
②信息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网络与通信;
⑦多媒体技术;
⑧虚拟现实;
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⑩物联网等。
【说明】
1.科学计算(或数值计算):是计算机最重要的(核心)功能,具有数据量大、操作规划简单等特点。例如:天气预报、航空航天等。使用巨型机器。
2.信息处理
(或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等))
指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IS),例如:注册系统、预约注册、教务管理系统、工资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提醒: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3.过程控制(或自动化)
指计算机信息采集和实时处理的过程。例如:工农业自动化生产、物流分拣等装配线。
4. 计算机辅助系统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辅助计算机制造;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CAI计算机辅助教育;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
5.人工智能
是由图最早提出,并给出测试模型,机器能完成人类的工作。如智能机器语言,无人驾驶,图像识别,语言翻译,人机博弈,几何定理证明,专家系统。
1.1.6未来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答:就是将未来发展趋势是(运算速度)巨型化,(体积)微型化,(通信方式)网络化,(信息组织)多媒体化,(工作方式)智能化,(分工方式)网络化等。
◆计算机发展两极化指运算速度巨型化,体积微型化。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 = 运算器 + 控制器 + 存储器 +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CPU(处理器)= 运算器 + 控制器;
外部设备(外设) =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3.软件系统
由系统软件(核心)和应用软件。
1.2.1硬件系统
1.运算器
⑴ 功能:运算器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两个运算,缺一不可)。
⑵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LU)。
⑶ 运算器中自带的存储器称寄存器(既不是内存,也不是外存),用于存储运算的中间值。
2.控制器(CU)
⑴ 功能(计算机工作过程):
①读指令(从内存中读取指令);
②译码解释执行(将指令转化为机器语言);
③指挥其他部件协调一致工作;
(循环,执行下一条指令)
⑵ 控制器的寄存器,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总结】 CPU = 运算器 + 控制器
CPU芯片(物理设备)=运算器+寄存器+控制器 。
3.存储器
(冯氏结构(硬件系统)指内存)
⑴ 内存中存储的是指令和数据。
⑵ 指令是正在运行的程序。
①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或操作数,操作对象)。
②操作码是指令的功能,地址码是操作码作用的对象。
4.输入设备
⑴ 功能:将外部的程序和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据,保存在内存中。
⑵ 常用的输入设备:键盘(必不可少),鼠标,扫描仪,麦克风,照相机,摄像机等。
5.输出设备
⑴ 功能:将计算机处理结果,以人类可识别的方式输出,(从内存到输出设备)。
⑵ 常用的输出设备:显示器(必不可少),打印机,音箱,仪表,绘图仪,喷绘机等。
◆将数据从计算机 写入(保存)到硬盘,硬盘是输出设备。将数据从计算机 读出( )到硬盘,硬盘是输入设备。
1.2.2计算机软件
1.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计算机所有的功能都是软件功能
没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称“裸机”,没有任何功能。
3.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答: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是运行在硬件基础之上的,没有硬件,软件无法发挥功能,没有软件的硬件,没有任何功能。
4.软件是由程序和文档(+数据)组成
5.系统软件的组成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核心)+编程语言和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工具软件+驱动程序 。
6.操作系统
⑴ 概念
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所有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平台;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或接口)。
★说明:
①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最底层)软件。
②其它软件都是运行在操作系统平台上,所以操作系统必须是首先安装的操作系统软件。
⑵ 功能
①处理器管理:管理CPU资源;
②存储管理或内存管理:管理内存资源
③设备管理:管理外设;
④文件管理:Windows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外存中的文件;
⑤作业管理或进程管理:为正在运行程序分配CPU资源和内存资源。
7.编程语言;语言处理系统?
(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
8.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有SQL,server,Oracle(甲骨文),ACCESS,MYSQL。
9.工具软件有杀毒软件,诊断程序,磁盘管理等。
10.驱动程序
⑴ 所有的硬件设备必须安装驱动程序后才能使用,例:键盘,鼠标,打印机,USB(通用串行总线接近)。
⑵ 硬件的驱动程序可以更新。
1.3进制转换运算
1.二进制(B)与十进制(D)
⑴ 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
运算规则:将十进制整数做被除数,二进制的基数2,作为除数,求余数。
(10)10=(1010)2
(255)10=(1111 1111)2
(251)10=(1111 1011)2
⑵ 十进制小数转二进制
规则:以二进制的基数2,乘以十进制小数,取整数部分循环,如果不能精确转换,保留小数4-5位,具体视情况定。
小数部分例:
(0.375)10=(0.011)2
0.3752=0.75
0.75
2=1.5
0.5*2=1.0
⑶ 二进制转十进制(以下不同区分整数和小数)
规则:将二进制按基数和位权数展开。

例1: 210
=(100 0000 0000)2
=(1024)10
例2:(11111011.11)2
=1+2+8++16+32+64+128+0.5+0.25
=251.75
2.二进制(B)与八进制(O)
规则:每3位二进制数,对应1位八进制数。
⑴ 八进制转二进制
规则:将每1位八进制数,看作十进制,将十进制转二进制,保持3位。
(56)8=(101 110)2
⑵二进制转八进制
规则:将二进制整数部分,从右向左,依次取3位,不足3位,左补0,二进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取3位,不足3位,右补0,再将每组二进制,转十进制(看作八进制)。
(111 101 001)2=(751)8
3.二进制(B)与十六进制(H)
规则:每4位二进制对应1位十六进制
⑴ 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规则:将每1位十六进制数,看作十进制,将十进制转二进制,保持4位。
(1A.3)16=(1 1010.0011)2
⑵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规则:将二进制整数部分,从右向左,依次取4位,不足4位,左补0,二进制小数部分,从左向右,依次取4位,不足4位,右补0,再将每组二进制转十进制,超过9的部分采用ABCDEF表示。
(1101 1010 1000)2=(DA.8)16
4.十,八,十六进制转换,建议:先转二进制
[推导]数值相同,进制数越大,数字越小
(11)2<(11)8<(11)10<(11)16
数字相同,进制数越大,数值越大
1.4字符(字母,数字)
字符在计算机中采用ASCII编码形式;汉字在计算机中采用机内码形式;整数在计算机中采用补码形式;浮点数(小数)在计算机中采用阶和尾形式存储。
1.4.1字符编码
1.计算机中字符采用ASCII码形式存储。
2.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包括扩展ASCII码和标准ASCII码。
3.每个ASCII码占用1Byte的存储空间。
1Byte=8bit,标准ASCII码的最高(左)位固定为(0)2是校验位,扩展ASCII码最高位固定为(1)2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后7位(bit)是编码位(码长为7),共有27 + 27=128+128=256种编码方式,即共有256个ASCII字符,1Byte=8bit。
1个字节的二进制编码,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取值范围)是
二进制形式:0000 0000-1111 1111
十进制形式: 0-255 共能表示28=256数字
4.在128个ASCII编码中有94个可打印输出字符(如:A,Z,space等);有34个不可打印输出字符(如:回车,换行,ESC等)。
5.数字0的ASCII码形式48,则数字9的ASCII码十进制形式=57
字母A的ASCII码形式65,则字母D的ASCII码十进制形式=68
字母a的ASCII码形式97,则字母z的ASCII码十进制形式=122。
例:求字母G的ASCII码十六进制形式
解:字母G的ASCII码=01000111B=47H
A=65
G=71 =01000111B=47H
例:求字母7的ASCII码十六进制形式
解:数字7的ASCII码=00110111B=37H
0=48
7=55 =00110111B=37H
1.4.2汉字编码
1.国标码或交换码(《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
⑴ 国标码不是汉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形式(存储形式)。
⑵ 国标码将汉字和图形符号(或字符)划分为。
一级汉字3755个,按拼音排序。
二级汉字有3008个,按部首(笔画)排序。
图形符号有682个。
国标码有3755+3008=6763个汉字。
国标码共有6763+682=7445个编码。
⑶ 我国制订的国标码标准是GB2312-1980
美国制订的汉字国标码标准是UTF-8(U-8)。
2.区位码
⑴ 采用区码(X轴)和位码(Y轴)的方式对国标码进行编号;区位码采用十进制形式,区码和位码的取值范围是01-94
⑵ 例:某汉字的区位码是3571,表示区码=35,位码=71。
⑶ 区位码不是汉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形式。
3.机内码
⑴ 机内码是汉字在计算机编码形式,机内码简称内码。
⑵ 机内码占用2Byte(字节)的存储空间(ASCII占用1Byte),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都固定为(1)2,实现与ASCII码的区分(因为ASCII最高位固定(0)2)。
⑶ 交换码高位字节=区码+20H(=32D)
交换码低位字节=位码+20H
⑷ 机内码高位字节=交换码高位字节+80H(=128D)
机内码低位字节=交换码低位字节+80H
例1:汉字的区位码是3571,求此汉字机内码的十六进制形式。
35D=23H, 71D=47H
解1:…高位字节=23H+20H+80H=23H+A0H=C3H
低位字节=47H+20H+80H=47H=AOH=E7H
解2:…高位字节 35D+32D+128D=195D=1100 0011B=C3H
…低位字节 71D+32D+128=231D=1110 0111B=E7H
例2:某汉字区位码是3143,求机内码十六进制形式
解:机内码高位字节 = 31D+20H+80H=1FH+A0H=BFH
低 = 43D+20H+80H=2BH+A0H=CBH
例3:汉字编码是3H2B,求机内码十六进制形式
解:机内码高位字节=3H+80H=BAH
低 =2B+80H=ABH
4.输入码(简称:外码)
⑴ 常用的输入码有:
①音码:如拼音输入法;
②形码:五笔输入法;
③音形码或是混合码:拼音五笔输入法。
⑵ 使用不同的输入码,调用的机内码是相同。
5.字库码或字形码或字摸码
⑴ 字库码是汉字输出时的字体,字形,字号等。
⑵ 汉字输出有两种方式。
①点阵方式
例1:1个汉字采用1616点阵输出占用的存储空间=16bit816bit/8=32Byte
例2:1000个汉字采用32
32点阵输出占用的存储空间=32bit32bit/81000=128KB或128000Byte。
②全真字体矢量图方式,特点:缩放,旋转,不会变形。
1.5 硬件设备
1.主板
(1)主板是计算机中最大的硬件设备(印刷电路板),是其他设备运行的载体。
(2)主板上有两个芯片组
①北桥芯片:控制CPU与内存、显存之间数据传输
②南桥芯片:控制主机中(内存)与外设之间数据传输
(3) 主板上有两块芯片
①BIOS芯片:存储的是硬件基本驱动程序,实现对新添加硬件的识别,并安装基本驱动程序,(PNP)。Windows系统支持“即插即用(PnP)”。
操作系统能自动识别新硬件,原因是因为BIOS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无需用户手工安装。
②COMS芯片:存储的是配置信息,如:开机口令、日期时间、启动程序等、计算机断电后需要主板上的一块高能电池为其供电。
(4) 接口电路或接口
①接口电路有显卡(显示适配器)、声卡、网卡、IDE(硬盘与主板接口)、ATA(硬盘连接主板的接口)、USB等
②接口的功能:由于主机(CPU和内存)工作速度快,外设(键盘、显示器)工作速度慢,所以需要在主机和外设之间设置接口作为缓存空间。外设必须先连接接口电路,接口再挂接在总线结构上之后,才能与主机通信。
(5) 总线结构
总线分三类:CPU内部总线、主板上的系统总线、外设总线。
①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的原因:结构简单、易于扩散、成本低。缺点:访问速度慢。
②总线结构是公共通道。
③系统总线是连接各部件的总线,结构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是单向的;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能访问内存的容量。
例如:地址总线的宽度是16位,则CPU能访问的内存容量216=64KB
解……………地址总线宽度是32位,则CPU能访问的内容量232,232=21021021023=4GB。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是双向的;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 的字长。
例如:64位数据总线的计算机,CPU的字长是64bit
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息。
2.中央处理器
CPU产品后面的数字表示CPU的主频。
(1)处理器的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
(2)微型计算机中的核心设备是微处理器
(3)微处理器的生产商有:、inter公司、 Pentium、 core品牌、 AMO公司、 品牌Duron 、 Athlon。
3.存储器
(1)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内存或主存)和外部存储器(外存或辅存)两类。
(2)内存和外存的区别:内存中存储的是指令和数据,是动态的,内存中的数据即可读也可写,断电后全部丢失,不能恢复;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外存中存储的是文件,是静态的,断电后外存中文件不会丢失;外存中的数据必须先进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与外存相比:内存容量小,运行速度快
(3) 内存分为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
(4) RAM 和ROM 的区别: RAM是随机读写存储器,存储的是指令和数据;RAM中的数据即可读也可写(修改),断电后全部丢失,不能恢复。计算机内存容量指的是RAM的容量。ROM是只读存储器,存储的是系统信息,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5) RAM分为:DRAM(动态RAM)和SRAM(静态RAM):
①DRAM需要定期(周期性)刷新,所以工作速度慢,DRAM是制作内存条的材料。
②SRAM无需定期刷新,所以工作速度快,SRAM是制作cache(高速缓存)的材料。
cache的功能:介于CPU与内存之间,用于解决CPU工作速度快,内存速度指令和数据导致不匹配,起到数据缓冲。
(6)存储器英文缩写
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不能修改);
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写入一次);
E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写入和删除);
CD-ROM:只读光盘存储器;
(7) 外存一般指硬磁盘(硬盘):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SSD),没有硬盘的计算机称为无盘工作站;
(8) 机械硬盘的性能指标(影响工作质量的因素);
①平均寻道时间:硬盘采用磁道和扇区形式组织信息;读写数据采用磁头,磁头到达磁道和扇区所需时间。
②数据传输速率
③磁盘转速(盘后转速5400转/分钟,7200R/M,10000R/M)
④高速缓存容量
(9)固态硬盘的特点
①运行速度快;
②防震抗摔能力强;
③低噪声;
④低功耗;
⑤工作温度范围大;
⑥体积小。
4.输入设备
(1)鼠标
①鼠标操作的功能:(单击:选中)、 (双击:打开或者运行)、(右击:弹出快捷键)、 (拖拽;移动或复制)、(指向:选择菜单或命令按钮)
②鼠标指针含义:(转圈O :CPU资源和内存资源不足)、 (指针右上角有圆圈:后台运行)、(○:当前命令不可用)、(手型:链接选择)。
③调整:主键和次键(左右手习惯)调整:双击时间间隔;调整:鼠标指针形状。
(2) 键盘的键位(肖尔斯)
① ESC :取消, Enter:确定或回车或文档中换段落。
② F1:打开帮助对话框, F2:文件或者文件夹重命名、 F3:资源管理器搜索、 F5:刷新、F8:Windows启动时选择启动方式、F10:激活窗口菜单(与Alt相同)。
③ Print screen:将桌面以图片形式存入剪贴板。
【说明】
剪贴板是内存空间,剪贴板中的内容可被粘贴多次,直到关机。
窗口:正在运行的界面。活动窗口:正在被操作系统的窗口,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一个活动窗口。剪贴板中图片可利用Ctrl+V粘贴到指定位置。
④ Tab :制表键
⑤ Caps lock:(大写字母定键),灯亮,输入大写字母。Num lock:(数字锁定键),灯亮,输入数字,灯灭,光标键。
⑥ Shift上档键:(双位键) Ctrl:控制键 Alt:交替键,都是控制键,单独使用没有功能。
例如:Ctrl+Alt+Delete或Ctrl+Shift+ESC快捷键,打开“任务管理器”窗口、“任务管理器”的功能、强制终止程序运行:关机、查看CPU和内存资源占用、启动新任务(打开程序)、排列桌面窗口。
窗口在桌面上排列方式
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快捷菜单中选择“层叠窗口、堆叠显示窗口或并排显示窗口”命令。
层叠:显示所有窗口标题栏,只显示一个窗口内容。
堆叠、或并排(平铺):显示所有窗口标题栏和内容。
⑦ Insert:文档中两种编辑状态,利用insert实现插入和改写的切换。
⑧ Delete:删除键,删除文件或文档中光标插入点右侧字符, Back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插入点左侧字符。
⑨ home:将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当前行的行首,End: 将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当前行的行尾。
⑩ 重点:Alt+Tab(Alt+ESC):选择活动窗口,其它窗口在后台继续运行。
○11 Ctrl+ESC:(重点快捷键)打开“开始”菜单。
○12 Ctrl+C :复制(选中的内容,在剪贴板中制作副本),Ctrl+X:剪切(选中的内容,移动到剪贴板),Ctrl+V: 粘贴(将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指定位置,可贴多次)。
○13 输入法
Ctrl+Shift: 选择输入法(在各种输入法轮流切换);
Ctrl+space: 打开/关闭中文输入法(中英文输入法切换); Shift+space:全角/半角转换;
Ctrl+、 :中英文标点符号转换。
一个全角字符占两个半角字符位置,汉字没有半角全角之分。
ASCII码(西文字符字母、数字)一个全角位占两个半角位 。
○14 Ctrl+Z:撤销最近一次的操作,Ctrl+Y:恢复最近一次的撤销操作。
○15 文档中:Ctrl+N :新建文档、Ctrl+O:打开文档 Ctrl+S:保存文 档 、Ctrl+P:打印文档。
○16 Alt+F4:关闭窗口快捷键,结束程序运行,释放程序占用的CPU资源和内存资源。
○17 Ctrl+A:全选。
5.输出设备
(1) 显示器(包括监视器(屏幕)+显示适配器(显卡))
① 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分辨率:由点距决定,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例如:1920
1080分辨率表示屏幕上最多显示1920(列)1080(行)个像素(PX)点;刷新频率:(刷新频率越高,图像闪烁越小)。
例如:70HZ表示屏幕上每秒钟显示70帧(张)图片;颜色质量或颜色深度:表示每像素中携带表示颜色的位(bit)数,颜色质量越高图像越逼真;RGB三原色,每个颜色占1Byte,共占3Byte。
例:真彩32位表示每像素中携带表示颜色的位数是32bit。
例:分辨率是1024
768,刷新频率是65HZ,颜色质量是32位,则每秒钟屏幕显示占用的内存空间为:(1024768)(32bit/8)65即分辨率字节数*刷新频率。
屏幕尺寸,单位inch英寸,对角线长度。
② 打印机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如:针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如: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打印机的清晰度指标:dpi(dot per inch);显示器的清晰度指标:ppi(px per inch)。
1.6IT(信息技术)
1.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1)先有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获取信息。
(2)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不同的数据加工方式,可获取不同的信息。
2.信息的特点
普遍性和无限性、可传递性、共享性和依附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3.六次信息革命
(1)形成语言
(2)形成文字
(3)造纸和印刷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普遍应用,传播信息
(5)计算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6)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应用
4.信息处理或数据加工或信息加工
实质上就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即通过数据的采集(使用物联网技术)和输入,有效的把数据组织到计算机中(形成大数据),由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存储、加工和输出(云计算)等操作。
5.信息技术IT: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等新学科。
6.信息安全技术
(1)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或信息为什么不安全: 因为网络中存在丰富的资源,所以存在信息安全。
(2)信息安全(或网络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指防止任何对数据进行未授权访问的措施或者防止造成信息有意无意泄露、破坏、丢失等问题的发生,让数据处于远离危险、避免威胁的状态或特征。
(3) 信息安全三(六)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
(4)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①计算机病毒是指令或程序代码。②计算机病毒有两种存在状态,单独的程序代码和嵌入在其他程序中。
(5)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触发性、不可预见性、变异性等。
病毒做主要的特征是:传染性,隐蔽性:不被发现,潜伏性:不被发现,伺机而动(满足条件、自动触发)。
(6)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计算机网络(如:inter局域网中),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7) 常用的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奇虎360、瑞星、金山毒霸、KV3000、卡巴斯基等。
(8)造成信息不安全的主要威胁: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非法访问(未授权访问)、脆弱呤等。
(9) 防火墙的功能或作用: 防火墙处于内网和外网之间,用于过滤进出内网信息的一个软件、防火墙通过制订安全策略,设置允许或禁止通过的数据包策略,抵制外部非法攻击。防火墙采用被动防御策略, 防火墙包括:包过滤防火墙、应用代理防火墙、双宿主机防火墙、被屏蔽防火墙等。
(10)信息安全策略(方法或措施): 计算机信息安全策略或计算机病毒防治策略采用“预防为主、查杀结合”的方针。
①操作上系统及时升级、打补丁;
②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并及时升级;
③定期查、杀病毒;
④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介质;
⑤不访问不良站点,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短信;
⑥定期制作系统备份;
⑦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行为;
⑧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11)计算机病毒按类型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复合型病毒。
①引导型:破坏硬盘的引导扇区、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启动。
②文件型:专门破坏exe或com类型文件,宏病毒专门破坏office文档(Word或Excel)。
③复合型:具有多钟病毒特征。
(12) 计算机病毒按破坏程度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1.7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Internet)。
① 对称加密技术: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加密密钥=解密密钥(密码),如: DES算法。
② 非对称加密技术:加密密钥 <> 解密密钥、加密算法 <> 解密算法,如:RSA算法。
1、加密系统五(六)个要素:明文、加密算法、加密密钥、密文、解密
法、解密密钥。

2、 非对称加密技术有两个密钥,一个作为 公开密钥:用于向公开密钥的所有者发送加密信息,利用私密密钥解密;另一个是私密密钥:用于数字签名,防抵赖,防伪造。
3、非对称加密密钥由CA(认证中心)颁发;利用一对密钥进行Internet用户的身份认证称“身份证书”。

第二章 操作系统Windows7

2.1.1操作系统概念和五个功能(复习第一章内容)
1.处理器任何情况下没有空闲。
2.虚拟内存(必不可少)
(1) 功能:当内存资源不足时,使用硬盘空间临时充当内存使用。
(2)所有的磁盘分区(C、D等)都可以划分虚拟内存空间。
2.1.2操作系统的分类
1.按允许同时登录的用户数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如:XP是单用户;Windows7/8/10是多用户。所有的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都是多用户。
2.按允许同时执行的任务数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和多任务操作系统,所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
3.按操作界面分为:图形化操作系统和字符操作系统,所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是图形化操作系统,DOS是字符界面
【总结】:XP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多任务图形化操作系统Windows7/8/10是多用户,多任务图形化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采用图形化界面,与Internet实现完美结合。
4.按事物(任务)处理实时性分为: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1)分时操作系统:是将CPU工作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间片,分配给多个任务,轮流执行,特点:CPU利用率高,事务处理实时差。
(2)实时操作系统:预留CPU资源,任务出现时及时处理,特点:CPU利用率低,实时性强。例如:订票系统、银行系统(联机检索)、工农业自动化控制、军事领域等。
5.按网络中服务方式分为:单机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
(1) 运行在PC机中单机操作系统是网络服务的申请方(消费者),Windows 7/8/10。
(2)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控制和管理所有的网络资源,管理网络中主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服务提供者,Windows NT, Linux。
2.2.1 Windows7版本:初级版、家庭基础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企业版、旗舰版。
2.3.1Windows7

  1. 退出:“开始”菜单-→“关机”命令。
  2. “注销”:释放用户占用的所有资源,CPU资源和内存资源,不再有操作权限,重新登录。
  3. “切换用户”:不注销前一个用户,继续占有资源,后台运行,后一个用户登录使用资源(快捷键P63)。
  4. “锁定”:显示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5. “睡眠”:程序继续运行,将计算机能耗降至最低。
    2.3.2桌面
    1.桌面不是窗口,是所有窗口运行的平台
    2.桌面是由桌面背景、系统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窗口对话框等”
    3.桌面背景(墙纸、壁纸)可使用任意图片(提醒:XP还允许使用网页、背景会随网页的更新而自动更新)
    4.系统图标:包括计算机(我的电脑)、网络(网上邻居)、回收站、文档(我的文档或Administrator)
    (1) 除回收站图标外,其他图标可删除、修改。
    (2) “计算机(我的电脑)”是资源管理器,管理磁盘分区(C、D)和所有文件。
    (3)“网络(网上邻居)”用于管理局域网中其他主机共享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4) 回收站
    ①功能:用于存放从硬盘中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提醒】U盘、光盘、移动硬盘中的文件不会进入回收站
    ②回收站是硬盘的空间、空间的大小可以调整。
    ③)进入回收站的文件夹不能够打开,是逻辑删除,可以还原到原位置(不一定是桌面或文档)
    ④将回收站中的文件删除是物理删除,不能恢复
    ⑤直接物理删除文件,不进入回收站
    情况一:Shift+拖进回收站 或 Shift+Delete
    情况二:要删除的文件大小超过了回收站可用空间
    (5)默认的所有Windows编辑器编辑的文档保存的(位置)都是“文档”:“我的文档、我的图片、我的视频、我的音乐”四个文件夹。
    5.任务栏
    (1)任务栏可放置在桌面四边
    (2)任务栏最大占屏幕的1/2,最小可自动隐藏,隐藏任务栏的方法: 第一步: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第二步: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任务栏”选项卡,点击“自动隐藏任务栏”;第三步:单击“确定”命令按钮。
    (3)“通知区域”可打开/关闭“时钟、音量、网络、电源”图标。
    (4)任务栏最右侧“显示桌面”命令按钮。
    6.“开始”菜单
    (1)“开始”菜单中包括了所有功能的快速方式,利用“开始”菜单,可实现所有的操作。
    【说明】快捷方式是指向文件,文件夹、快捷方式的指针文件,类型名:lnk
    ①一个对象可创建多个快捷方式
    ②一个快捷方式只能指向一个对象
    ③修改、删除快捷方式、不会影响指向的原文件,
    快捷方式图标特点,左下角弯箭头。
    (2) “开始”菜单中快捷方式可添加、可删除
    2.3.3窗口
    1.窗口是程序运行的界面,不是所有程序运行都有窗口。
    2.窗口的组成: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域、状态栏、滚动条、边框和四角。
    3.标题栏
    (1)双击标题栏是最大化窗口或还原窗口
    最大化:窗口铺满桌面
    还原: 将窗口恢复到原大小和原位置
    (2)拖动标题栏是移动窗口
    (3)标题栏左侧图标是“控制菜单”: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最小化/还原窗口,关闭窗口:Alt+ F4,双击“控制菜单”图标,可关闭窗口,
    (4)标题栏右侧
    “最小化”图标:不显示窗口内容,任务栏的任务区显示小图标窗口程序在后台继续运行。
    最大化/还原:“关闭”关闭、结束程序运行、释放资源。
    4.菜单栏
    (1)激活菜单栏方法F10或Alt:例:Alt +F打开“文件”菜单,Alt +E 打开“编辑”菜单。
    (2)执行菜单下的命令项(命令行):直接在键盘上按命令项后的字母(不用+Alt)
    例:Alt+F、S执行“文件”菜单-→“保存”命令;Alt +E、L执行“编辑”菜单→→“方向选择”命令。
    (3)命令行左侧
    ① 允许选中一个命令(单选选中),命令项前有,表示当前功能正在运行
    ②√允许选中多个命令(复选选中),命令项前有√,表示当前功能正在运行,
    (4)命令行右侧
    ①黑三角▲:表示由下一级子菜单
    ② …… :表示弹出对话框
    (5)滚动条:
    窗口小、内容多、不足以显示所有内容时,出现水平、垂直滚动条。
    (6)拖动边框改变窗口的高度或宽度,拖动四角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
    (7)工具栏:菜单命令下命令行的快捷方式。
    2.3.4对话框
    1.对话框是用户与窗口交互的界面
    2.对话框不能改变大小
    3.对话框标数日frereddeded7题栏有帮助按钮,打开帮助信息F1
    2.4.1
    1.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
    答: ①“开始”菜单—“所有程序”命令
    ②双击桌面快捷方式
    ③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程序,双击运行
    ④执行“开始”菜单—“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完整程序名,“确定”运行
    【说明】完整程序是指“路径(保存位置)/程序名”
    ⑤在“任务管理器”中启动新任务
    2.结束程序运行或关闭窗口的方法
    ①双击“控制菜单”图标
    ②单机“关闭”按钮
    ③执行“文件”菜单→→“关闭”或“退出”命令
    ④Alt+F4
    ⑤在“任务管理器”中强制中止程序运行。

2.4.2 创建快捷方式
1.快捷方式是指向 文件、文件夹、快捷方式的 指针文件,类型名 .lnk。
2.创建快捷方式方法
(1)右击文件,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命令
(2)Ctrl+Shift拖拽 或Alt拖拽
(3)右击拖动,快捷菜单中选择“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
(4)“资源管理器”窗口→“文件”菜单→“新建”→“快捷方式”命令
(5)复制后,“粘贴快捷方式”
3.一个对象可以创建多个快捷方式, 一个快捷方式 只能指向一个对象修改、删除快捷方式,不会影响指向的文件。
2.4.3 任务管理器
1.打开方式 Ctrl+Alt+Delete或Ctrl+Shift+Esc
2.任务管理器功能
(1)强制中止 程序进行(进程),强制关机
(2)查看CPU和内存资源占用
(3)启动新任务
(4)排列桌面窗口(层叠、平铺(堆叠、并排))

2.4.4
1.安装应用程序(软件),可使用程序自带的安装文件 setup.exe 或 Install. exe;
2.卸载应用程序(软件),可使⽤程序⾃带的 uninstall. exe 或 unins. exe

2.5.1 资源管理器
在Windows中,有两个程序组:“资源管理器”控制和管理软件资源,“控制面板”控制和管理硬件资源及其配置。
1.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
(1)执行“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命令
(2)双击桌面上“计算机”图标
(3)右击“开始”菜单,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
(4)Windows键+E
2.“资源管理器”界面(p79 图2-19)
(1) 左侧是树形目录结构,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右侧是左侧选中的文件夹下所有信息(文件和子文件夹),显示方式可以是:图标,平铺,列表,内容,详细信息。
(2) 左侧包括“收藏夹、库、计算机、网络”
① “收藏夹”中包括“下载、桌面、最近访问的位置”目录下的 快捷方式
② “库”包括“文档、视频、音乐、图片”目录下的 快捷方式
③ “计算机”包括所有磁盘分区(c:d:)和分区中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
④ “网络”管理网络中其他主机共享的信息
(3) 左侧 或 + 表示有下一级子文件夹,且没有展开,或 - 表示有下一级子文件夹,已经展开。
(4) 单击 或 + ,变为 或 - ,展开下一级子文件夹,右侧无变化, 单击 或 - ,变为 或 + ,收起下一级子文件夹,右侧无变化。
(5) 左侧单击文件夹,是选中文件夹,右侧先是选中文件夹下所有信息。任何情况下,左侧只允许选中一个文件夹。
(6) 改变右侧显示方式“查看”菜单→工具栏中选择“更改您的视图”→“详细信息”命令,显示文件的“文件名、文件类型、文件大小、修改日期(不是创建日期)”。
4.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的两个原则(功能):资源管理器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组织和管理文件,目录≈文件夹;文件按名存取,名指文件名。
5.文件名的命名规则
(1) 文件名的长度不超过255个字符(汉字)
(2) 文件名中不允许使用的字符有9个(其他的都可以):“ / \ | < > : “ * ? ”,汉字、空格(space)、数字都可以。
(3) 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4) 文件名是由文件标识名(简称文件名)和.类型名(或拓展名)组成,复习.doc。
6.文件的 类型
(1).文件的类型,可以修改,但不允许修改。修改类型名,可能导致文件不能正常使用;修改文件图标,可能导致文件不能正常使用。
图片文件类型: .png(W7默认) .bmp(XP默认) .jpg .jpeg .gif .tif .tiff。
声音文件类型: .wma(W7默认) .wav(XP默认) .mp3 .mid。
(4)视频文件类型. wmv (W7中默认) . avi (XP中默认的) . mp4 .mpg .mpeg .rm
(5).exe 可执⾏行行⽂文件类型 com命令⽂文件类型
(6).txt⽂文本⽂文件类型(纯⽂文本⽂文件类型),可以所有的编辑软件中打开

2.5.2 文件操作
1.文件选择
Windows中对 对象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先选中;单击:选中一个文件;Ctrl+逐个单击:选中不连续的文件区域;先选中一个,Shift+单击:选中连续文件;Alt+E,l:反选;Ctrl+A:全选。
2.复制文件:使用剪贴板,Ctrl+C,Ctrl+V;Ctrl+拖拽:一定是复制;不同磁盘分区之间拖拽,例 从C:拖动到D:,是复制。
右键拖拽,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到当前位置”
3.移动文件
(1)使用剪贴板,Ctrl+X,Ctrl+V。
(2)Shift+拖拽:一定是移动。
(3)不同磁盘分区之间拖拽,例 从c:\文件夹1 拖动到C:\文件夹2,是移动。
(4)右键拖拽,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到当前位置”。
4.文件重命名
(1)资源管理器中选中文件,“文件”菜单 或 “组织”菜单→“重命名”命令。
(2)选中文件,F2。
(3)选中文件(第一次单击),单击文件名(第二次单击)(不是双击)。
(4)右击,快捷菜单“重命名”。
5.删除文件:回收站。
6.文件的属性【是属性、不是类型】
(1)文件的属性有“存档(默认)、只读、隐藏”,如果是操作系统文件,还有“系统”属性。
(2)显示/隐藏文件属性的方法:
1).右击文件,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属性”对话框的“常规”选项卡中“√隐藏”复选框,单击“确定”命令按钮。(设置文件属性p77)
2).“资源管理器”中执行“工具”菜单→“文件夹选项”命令 或
“组织”菜单→“文件夹和搜索选项”命令,在“文件夹选项”对话框“查看”选项卡中
不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
● 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单击“确定”命令按钮
显示文件类型名的方法:
答:执行“资源管理器”窗口: “工具”菜单→“文件夹选项”命令或“组织”菜单→“文件夹和搜索选项”命令,在“文件夹选项”对话框“查看”选项卡中去除“ 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拓展名”选项;单击“确定”命令按钮。
7.搜索文件类型
(1)方法①“资源管理器”右上角搜索文本框 或 F3,搜索结果在资源管理器;②“开始”菜单搜索文本框中,搜索结果显示在“开始”菜单中。
(2)搜索的依据:① 按文件名称;② 按文件类型;③ 按文件修改日期;④ 按文件大小;⑤ 按文件创建者;⑥模糊查询,使用 文件通配符 * ?:代表 0-多个字符,?代表1个字符。
.exe 表示所有的 .exe(可执行类型的)文件; F.docx 表示所有以F或f开头的,文件类型是.docx的文件; F?.com 表示以F或f开头,文件名是2个字符的所有命令文件类型;( Fdisk.exe文件利用
.exe可以搜索到;F.COM、f123.com利用f?.com不可以搜索到;f2.com可以搜索到), . 或 * 表示所有文件。
2.6 控制面板
1.“开始”菜单→“设置”→“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2.“控制面板”窗口→“个性化”程序组 或 右击桌⾯空⽩处,快捷菜单中选择“个性化”命令。
3.“个性化”窗口
(1)“主题”:含“桌面背景、窗口外观、声⾳、屏幕保护程序”,预先设置好,用户可以直接调用。
(2)“窗口外观”:可以设置任意字体、任意颜色
(3)“屏幕保护程序”:保护屏幕内容不被看(保密),屏保可启动密码保护,密码就是用户账户登录的密码,去除密码唯一方式:输入密码; 屏保只能使用操作系统自带方案,⽤户可以修改。
4.“程序和功能”:添加、更改、卸载应用程序
5.“家长控制”:设置上网时间限制,网页过滤。
6. “键盘,鼠标”:设置硬件。
7.“区域和语言”:添加/删除输入法,设置时间和日期格式,选择语言区域。
8.“时间和日期”:更改时间和日期,添加时钟,Internet时间同步。
9.“网络和共享中心”:设置计算机接入Internet方式,共享资源方式。
2.6.2 “控制面板”窗口→“设备管理器”命令
1.管理所有的硬件资源和硬件的驱动程序;2.硬件驱动程序可以更新。
2.6.4 “控制面板”窗口→“用户账户”程序组(命令)
1.“用户账户”管理的功能:利用“控制面板”窗口的“用户账户”功能,可以对用户账户进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 创建新账户、更改账户、更改用户登录和注销方式。
2. 账户分为三类:不同用户可设置不同的权限
(1)管理员账户:默认的用户名是 administrator ,最高权限用户。
(2)标准账户:创建的新用户
(3)来宾账户:默认的用户名是 guest ,最小权限用户
2.7磁盘(硬盘、硬磁盘)管理
硬盘驱动器:磁盘分区。
1.硬盘在使用之前,必须先分区,再格式化,之后才能使用。
2.硬盘分区有两类:主分区、拓展分区
(1)主分区 必不可少,C:,由于操作系统文件一般安装在C:,所以又称系统分区。
(2)拓展分区可以没有,拓展分区又可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 ,如D: E: F:。
3.格式化分为低级格式化和高级格式化(格式化)。格式化是删除磁盘分区中所有 信息(不能恢复),创建新 文件系统 格式。软盘格式化对话框中,提供了三种格式化模式:全面格式化(清除)、快速格式化和仅复制系统文件。文件系统格式有 NTFS、 FAT-32(FAT-ex) 、FAT等。
4.磁盘维护
(1)“磁盘扫描”
检查磁盘中是否有坏磁道或坏扇区。如果有,修复。无法修复,打上标记,不再访问。
功能:提高磁盘访问速度。(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2)“磁盘碎片整理”
①将不连续的存储空间,设置为连续空间。
②将存储在不连续空间中的⽂件,设置为在连续空间中存储。
功能:提⾼磁盘访问速度。(提⾼计算机运⾏速度)
(3)“磁盘清理”
删除磁盘中的 Internet缓存文件、临时文件,提高磁盘可用空间,可安全删除文件、安装包等。
(4)“磁盘备份”
功能:还原磁盘。(出现意外时,文件丢失、损坏)
5.“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命令,有以上操作功能。

第三章:Word

导言
Office 软件组件
Word 字符处理软件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
PPT 演示文稿软件
Outlook 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 客户端 软件
Access 数据库软件
3.1.1

  1. Word程序启动的方法(打开窗口)
    (1)执行“开始”菜单里“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Word”命令;
    (2)双击桌面Word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
    (3)执行“开始”菜单之“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的文本框中输入"winWord. exe"命令,“确定”运行。;
    (4)双击Word文档,打开Word程序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找到Word程序,双击运行。
    2、关闭Word窗口方法(结束程序运行)
    答: (1)双击“控制菜单”图标;
    (2)单击标题栏“X”关闭按钮,
    (3)执行“文件”菜单→“退出”命令:
    (4)Alt+F4
    【说明】
    (1)Windows的窗口有三种:程序窗口(Word软件)、文档窗口、文件夹窗口。其它的题目中对话框窗口
    (2)“文件”菜单一>“关闭”命令,只能关闭文档窗口
    “退出”命令,同时关闭文档窗口和程序窗口
    (3)文档编辑后,没有保存,直接关闭时,弹出对话框(P104图3-2)
    “保存” 保存文档,且关闭窗口
    “不保存” 不保存文档,且关闭窗口
    “取消” 关闭对话框,不保存文档,回到编辑状态
    3.1.2 Word窗口
    1.“快速访问工具栏(简答三工具栏)”工具按钮可添加/删除“保存、新建、打印”
  2. Word共有8个选项卡(菜单):文件、开始、插入、页面布局、引用、审阅、邮件、视图。(P105-106)
  3. “视图”选项卡“□标尺”可显示/隐藏标尺
    标尺的功能
    (1)快速设置段落缩进,(段落缩进包括首行缩进、悬挂缩进、左缩进、右缩进)
    (2)快速设置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3)快速设置页边距;
    4.快速设置制表符。
    (双击标尺,可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1)“ 页面2/3"是定位按钮,“当前页/总页数”,可用于快速定位。定位的依据可以是页号、节、图号、表号等所有文档中的对象。
    (利用:“开始”选项卡〉“编辑”功能区-“查找或替换"命令)
    (2)“字数统计”按钮或“审阅”选项卡>“字数统计”命令,
    统计“字数、空格数、行数、段落数、页数、非中文单词数”
    (3)“拼写和语法”校验或“审阅"菜单>“拼写和语法”命令
    ①"书”图标是√表示没有拼写或语法错误
    X表示有拼写或语法错误
    ②文档中字符下方红色下划波浪线,表示拼写错误
    文档中字符下方绿色下划波浪线,表示语法错误
    (4)“插入/改定”Insert,单击切换
    (5)“显示比例”是页面的缩放,字符没有变化。
  4. Word有五种视图模式
    (1)“视图”选项卡→“页面视图(默认)、阅读版式视图、Web版式视图、大纲视图、草稿”或状态栏 右侧五种视图切换。
    (2) “页面视图”特点:所见即所得。显示所有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页面格式(分栏、形状(自绘图形)、页眉和页脚、页面边框)效果。采用分页显示。
    (3)“草稿”只显示标题和正文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不显示页面格式(分栏显示为一栏,不显示形状、页面边框、页眉和页脚)。分页采用一条长虚线。
    (4) “阅读版式视图” 是以左右两页形式,字体放大,方便阅读内容。
    (5)“Web版式视图”是以一张网页形式显示所有内容。没有“页眉和页脚、页面边框”。(6)“大纲视图”只显示章节的标题或只显示文档结构。适用于编辑长文档(如:书稿)。
    【补充】 Word软件可用于编辑网页(web)。
    3.2.1 Word文档建立
    1.方法
    (1)“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新建”或Ctrl+N利用默认的空白模板文件”创建新文档(office文件)
    (2)“文件”选项卡→“新建”命令,使用模板文件创建新文档。
    【说明】Word模板文件 ,默认的类型名 是dotx (2010) dot (2003)利用模板文件,创建新文档,可简化排版操作、统一文档风格。
    3.2.2打开文档方法
    1.“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打开”图标或Ctrl+0
    2.“文件”菜单→“打开”命令
    (1)利用默认的“空白模板文件” 创建新文档 (ffice文件)。
    (2)“文件”选项卡-“新建”命令,使用模板文件创建新文档。
    【说明】Word模板文件,默认的类型名是. dotx (2010)。
    利用模板文件,创建新文档,可简化排版操作、统一文档风格。
    3.2.2打开文档方法
    1.“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打开”图标或Ctrl+ 0。
    2.“文件”菜单→“打开”命令。
  5. “文件”菜单→“最近所用文件”命令,显示最近打开过文件快捷方式。可快速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
    3.2.3保存文档
    1.保存的方法
    (1)“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图标或Ctrl+S
    (2)“文件”菜单→“保存"命令
  6. 四种保存情况
    情况一 新创建的文档,第一次保存,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1)默认的保存路径是“文档”或“我的文档”
    (2)Word软件支持的文件类型(Word中允许打开或编辑的文件类型)
    默认的 .docx (2010) .doc (2003)
    模板文件 . dotx .dot
    网页文件 .htm .htm| .mht
    文本文件 .txt .rtf
    其它的 .pdf
    Word中不允许编辑图片文件
    (3)“工具”下拉列表中“常规选项”命令
    ①打开文件权限(密码)
    ②修改文件权限(密码)
    ③设置只读
    (安全设置)
    情况二 :保存过的文档, 再次保存,保存在原位置,使用原文件名和文件类型。
    情况三 :“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
    (1)可更换保存的路径(位置)、换文件名、换文件类型。
    (2)例:打开C:\ABC. docx,修改后,另存为D:\abd. doc
    ①当前文档是abd. doc
    ②ABC. docx文件被关闭了。保持原内容,没有被修改。
    ③修改的内容,在abd. doc中。
    情况四:自动保存
    (1)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将文档修改的内容进行保存。将对文档修改的内容,以临时文件形式,保存在硬盘中。当出现意外(断电、死机),用于恢复文档使用。
    (2)自动保存不是保存文档(假保存),保存修改的内容。
    (3)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的方法
    “文件”菜单→“选项”→“保存”选项,默认的时间间隔是10分钟。
    3.2.4文档中字符输入
    1.光标插入点所在的位置,是当前操作的位置
  7. Word文档中,字符输入的两个原则
    (1)输入到行尾时,继续输入,自动换行。只有在段落结束时,才回车。形成段落标记。
    (2)不使用空格设置字间距、段落缩进(如:首行缩进)
  8. 2.5 文档的编辑操作
    1.文本(字符)的选定方法
    (对字符、段落操作之前,必须先选中)
    (1)鼠标
    ①“文本选定区”操作
    1).单击:选中一行
    2).双击:选中一个段落
    3).三击:选中全文
    4).先选中部分字符,Ctrl+单击、选中不连续字符
    5).先选中部分字符,Shift+单击、选中连续字符
    6). Ctrl+A:选中全文
    ②段落操作
    1).单击:光标插入点定位
    2).双击:选中一个词三击:选中一个段落
    3). Ctrl +单击:选中一句
    4). Alt+拖动:选中一个矩形区域
    (2)键盘
    1).Shift + home:选中光标插入点到行首字符
    2). Shift+ end :选中光标插入点到行尾字符。
    3)Ctrl+Shift+home:选中光标插入点到文档首部所有字符。
    4).Ctrl+Shift+ end:选中光标插入点到文档尾 部所有字符。
    5).Shift +↑↓← →:连续上下左右连续的字符。
    Ctrl+home:光标插入点移动到文档首。
    Ctrl+end:光标插入点移动到文档尾 。
    2.文本插入、删除:文本插入先定位光标插入点, 在插入状态下输入;文本删除先选中,Delete或Backspace;文本修改(覆盖)和改写。
    3.文本移动
    (1)先选中,拖拽:用于近距离(本文档中)
    (2)先选中,剪切、粘贴:用于远距离(利用剪贴板实现信息共享)
    4.文本复制
    (1)先选中,Ctrl+拖拽:近距离
    (2)先选中,复制、粘贴:程序间共享
  9. “查找和替换”
    (1)“查找”的对象可以是字符、字符的格式、字符和格式、特殊格式(如:段落标记、分页符、换行符、分节符)。
    (2)□区分大小写:字母
    □使用通配符: 代表0到多个字符,?代表1个字符。如果有√,则和?是通配符。没√,*和?就是要查找的对象。
    □全字匹配:√,表示要查找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