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器实验总结.docx
时间:2022-09-14 10:30:00
文档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7: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2009211127
姓名:张帆
班内序号:23
学号:09210746
导师:任老师
实验七扩音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扩音设备的作用是将麦克风、卡座录放、CD机器发送的微弱信号放大可以促进扬声器声音的大功率信号,主要使用操作放大器和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构成扩音器电路。本实验包括三个部分:前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和功率输出级。通过组件模拟面包板上的实际电路,最后进行测试,使扩音器电路满足输出功率、负载阻抗和相应频率的要求。
关键词:
原理图、测试、放大、音频调节
实验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指标一集的给定条件为:
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2W
负载阻抗为8欧姆
具有音调控制功能,即用两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当输入信号为1时kH时,输出为0dB;当输入信号为10时0时Hz调整低音电位器可以改变正负输出功率dB;当输入信号为10时KHz调节高音电位器也可以改变正负输出功率dB。
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即用电位器调节音量。
频率响应:当高低音调电位器处于不升降或不衰减的位置时,-3dB频率范围为80Hz—6KHz,即BW=6KHz。
噪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超过10mV,直流输出电压不超过500mV,静态电源电流不超过1000mA。
设计电路的电源电路(不需要实际施工)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2、提高要求:
提出其他扩音机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和整体结构框图
设计思路:
前放大主要完成小信号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率带宽低、噪声小,音调控制主要是实现输入信号高、低音的升降和衰减;功率放大器决定了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效率高、失真小、输出功率大。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确定各级增益的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设计。
因为P0max=2W,输出电压U=4V,要使输入为5mv将信号放大到输出4V,所需的总放大倍数为800。扩音器各级增益分布为:前电压放大倍数为100;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为1;功率放大级电压放大倍数为8。
总体框图:
话筒输入
功率放大
音调控制
前
置
放大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
前放大电路:
由于麦克风提供的信号非常弱,通常在音调控制器前添加前放大器。考虑到设计电路对噪声、电流入时的噪声、电流和电压要求,前放大器选择集成操作放大器LF353。LF353是一种双路操作放大器,属于高输入阻抗低噪声的集成器件。其输入阻抗达到10的4次方M欧姆,输入偏置电流极为50*10-12A,单位增益频率为4MHz,转换速率为13V/us。
前放大电路由LF由353组成的两级放大电路。一级放大电路Au1=11,即:1 R5/R6=11,取R5=100K欧,R6=10K欧。取Au2=11,同样R8=100K欧,R9=10K欧。耦合电容C1与C3,C5取10uf,C4取100uf,确保扩音电路的低频响应。其他组件的参数选择为C2=100pf,R4=R7=100k欧,R10=22k欧。
前放大电路
音频控制器设计:
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控制和调整音调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更好地满足人耳眼的听觉特性。一般音调控制器只控制或衰减低音和高音的增益,而中音信号的增益保持不变。
电阻电容网络的键是电阻电容网络的频率选择。输入信号分为两个支路送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一条是经R11、RP1、C6、R13到输入端,通过C7、R12到输出端形成负反馈。另一个是路过RP2、R14、C8到输入端,这两个支路的电容值相差很大,C6、C7容量大,对低频信号影响大,C小容量对高频信号起作用。fo=1KHz ,中频增益Auo=0dB;
低频转折频率fL1
中低频转折频率fL2=10 fL1,;
中高频转折频率f H1;
高频转折频率fH2=10 fH1;
要求fo=1KHz,fL=100Hz ,fH =10KHz,在100Hz,10KHz处有±12dB调节范围,AuL=AuH>= 20dB,
所以 fL2=fL*4=400Hz
fL1= fL2/10=400/10=40 Hz
f H1=fH/4=10000/4=2.5K Hz
fH2= 10 f H1=2.5*10KHz=25kHz
AuL=(RP1 R9)/R8>=10,若选择 Rp1=510kΩ,R8=R9=51 KΩ, 则有AuL=(RP1 R9
内容来自淘豆www.taodocs.com请注明转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