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延时电路
时间:2022-07-07 19:30:00
关注 星标公众号,不要错过精彩的内容
编排| strongerHuang
微信公众号|嵌入式专栏
众所周知,说到延迟,很多人会想到使用软件来实现,比如定时器。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使用硬件来实现定时的方法。虽然不太准确,但在某些场合仍然可以使用。今天,我们将介绍六种延迟电路工作原理。
嵌入式专栏
1
精确长延迟电路图
该电路由CD4060 由电路产生的定时基脉冲由电路产生的定时基脉冲,通过内部分频器分频后输出时基信号。所需的定时控制时间通过外设的分频电路进行分频。
通电后,分频后,时基振荡器向外输出时基信号。作为分频器IC2 开始计数分频。当计数到10 时,Q4 输出高电平,经过高电平D1 反相变成低电平VT 截止日期,继电器断电释放,被控电路工作电源切断。
与此同时,D1 输出饿低电平经D2 反相是高电平IC2 的CP 端,保持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
电路通电使IC1、IC2 复位后,IC二 四个输出端均为低电平。Q4 输出的低电平通过 D1 反相变为高电平,通过R4 使VT 导通,继电器通电吸和。这种工作状态是开机和定期断开。
嵌入式专栏
2
RC延时电路
RC如图所示,延迟电路可通过R或C调整尺寸,但由于延迟电路简单,存在延迟时间短、精度低的缺点。对于延迟时间长、准确的情况,最好选择时间继电器。
在自动控制中,有时继电器延迟电路通常用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或使下一个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发出。图中显示了几个继电器延迟电路。
图(a)当电路连接和断开时,所示电路为缓慢吸入电路RC该电路主要用于需要短暂延迟吸合的场合。有时根据控制的需要,只要求继电器缓慢释放,而不允许缓慢吸合,此时可以使用图片(b)所示电路。
刚接通电源时,触点KK一l为常开状态,因而RC当继电器K。吸合后,其触点Kk-1.关闭继电器kk释放可以缓慢进行。计算简单RC延迟电路产生的时间延迟,如R=470K,C=0.15UF 直接使用时间常数R*C就行了。
嵌入式专栏
3
由555组成的简单长延迟电路
当按下按钮SB 时,12V 电源通过电阻器Rt 向电容器Ct 充电,使6 脚的电位不断上升,当6 脚的电位上升到5 脚的电位时,电路复位定期结束。
因为在5 脚串上有二极管VD1 使5 脚电位上升,因此比一般接法(悬挂或通过小电容接地)定时时间更长。
嵌入式专栏
4
长延迟电路由两个555时基电路组成
IC1 555 时基电路接成自激多谐振荡器,占空比可调。按下按钮SB 后,12V 由于电容器的直流电压加入电路C6 电压不能突变,导致电压突变IC2 电路2 脚低电平,IC2 电路处于位置状态,3 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 电,触点K-1、K-2 闭合,K-1 触点闭合后形成自锁状态,K-2 接触连接电气设备,控制电气设备的通断。
同时IC1 55 时基电路开始振荡,因此3 脚交替输出高低电平。当3 脚输出高电时,通过二极管VD3、电阻器R3 对电容器C3 充电。
当3 脚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VD3截止,C3 没有充电,所以只有只有3 脚是高电的C3 充电,所以电容器C3 充电时间长。
当电容器C3 电位升至2/3VDD 时,IC2 55 时基电路复位,3 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 失电,触点K-1、K-2 断开,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次定时做好准备。
嵌入式专栏
5
单运输构成单稳延迟电路
常态时,IC输出保持低电平,状态稳定。当负脉冲经过时C1输入反相端时,反相端电位低于同相端电位,输出端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不稳定。
此高电平经R1、R2分压后加至IC同相端使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从而保持高电平输出。同时,高电平通过R3和C2充电,当C当上电压充电到使反相端电位高于同相端电位时,出端翻转为低电平。
此时,同相端电位约为零,而C2上的电压经VD快速放电到输出端,加速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
电路稳定后,反相端电位仍高于同相端电位,保持输出低电平。
延迟电路T不仅取决于R3、C而且还要看R1、R2的分压比。
因此,调整延迟时间非常方便,可以调整C2、R3.延迟粗调也可R2进行细调(分压比为1/2~2/3,延迟精度高)。
但电路上电时的状态是随机的,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电路上电后具有唯一的输出状态:
一是在电路中增加R4.这样,在上电时,因为C1上电压不能突变,电源电压通过R4、C将其添加到反相端,即可将输出到低电平;
二是同相端与地之间的二极管VD2和一只开关S(如虚线所示)。
如果上电时输出为高电平,虽然这种状态不稳定,但需要时间T输出为低电平,实际上,电路上电时往往需要立即复位。
为此,可以先上电S如果输出为高电平,则连接C2充电到0.7V即使电路复位,电路上的电复位时间也会大大缩短。复位后将S断开,电路可正常工作。
嵌入式专栏
6
晶体管延迟电路
延时部分由BG1、BG与电容器复合C形成密勒积分电路。电源接通前C端电压为零,电源接通后BG3、BG导通,继电器J电容器同时吸合C充电,充电电流通过R2、C、R构成回路,a点电位上升,导致b点电位下降,b点电位的下降再次受到限制a点电位上升。
a、b两点电位相互补偿的结果使a点电位的上升量非常小,充电电流接近似恒定。
当b点电位上升到10V左右时,BG3、BG4接近截止,继电器J释放,延时过程结束。按一下按钮AN,电容C迅速经D1放电,继电器J吸合,开始下一个延时过程。
延时电路经常会用到,RC电路是比较简单的电路。当然,改变电路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可以达到不同的延时。
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删除。
------------ END ------------
后台回复『元器件』『电子基础』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回复“加群”按规则加入技术交流群,回复“1024”查看更多内容。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分享,欢迎点分享、收藏、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