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时间:2022-10-01 14:30:00
物理层
- 基础概念
- 有线传输介质
- 数据通信计算
- 调制与编码
-
- 模拟信号调制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调制模拟信号
- 模拟信号编码的数字信号(PCM)
- 数字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
- 数据传输模式
- 数据交换模式
-
-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 公共数据网X.25
- 帧中继网FR
-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 异步传输模式ATM
- 多路复用
- 同步光纤网与同步数字系列
- 接入技术
物理层位于底层,为建立、传输和释放数据链路层实体提供必要的物理连接,并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数据单元是 比特(bit)。物理层通过协议定义了网络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基础概念
数据传输的本质就是——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
信源发出的信息可分为离散的数字信号、连续的模拟信号两种;
信道也可对应的分为数字信道与模拟信道两种。
模拟通信:模拟数据通过模拟信道传输
数字通信:模拟数据通过数字信道传输
数据通信:数字数据通过模拟信道或数字信道传输
信源发出的信号需要经过转换,才能在信道上传输。转换的过程即为:调制与编码
转换:模/数转换(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模转换(D/A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有不同的带宽。带宽的计算见“数据通信计算”单元。
数据传输的属性主要有:数据速率、传输方式、交换方式
- 数据传输速率,除了受到带宽的影响,更会受到噪声的干扰。根据有无噪声的情况,数据通信速率的计算公式可分为理想情况(无噪声)下的尼奎斯特定理,与有噪声情况下的香农定理两种。
- 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涉及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 数据交换方式主要涉及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数据传输标准主要有T1(美国和日本)、E1(中国和欧洲)、同步光纤网SONET(美国标准)、同步数字网SDH(国际标准)
基带信号: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数字信号的频谱都是从零开始的,这种未经调制的信号所占用的频率范围叫基本频带,简称基带。终端发出的基本频带信号,简称基带信号。
宽带信号:模拟信号传输数据只占用有限的频带,使用频带传输的信号简称频带信号。通过将基带划分为多个频带,可以将链路容量分解未多个信道,每个信道携带不同的信号,这就是宽带传输。基带信号调制后的频分复用的模拟信号。
有线传输介质
- 同轴电缆
传送距离长,信号稳定。分为数字信号RG-58(基带),模拟信号RG-59(宽带) - 双绞线
- 非屏蔽双绞线UTP
- 线序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 线序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 屏蔽双绞线
- STP每条线都有各自的屏蔽层
- FTP采用整体屏蔽
- 非屏蔽双绞线UTP
- 光纤
数据通信计算
-
模拟信道带宽: W = f 2 − f 1 W=f_2-f_1 W=f2−f1,其中 f 1 f_1 f1为低频, f 2 f_2 f2为高频。
-
数字信道带宽:
-
码元: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 码元速率(波特率): B = 2 W B=2W B=2W
-
比特率=波特率 × l o g 2 N \times log_2N ×log2N
N为码元总类数, l o g 2 N log_2N log2N为信息量(位) -
尼奎斯特定理:无噪声下的数据速率
R = B × l o g 2 N = 2 W × l o g 2 N R=B \times log_2N=2W \times log_2N R=B×log2N=2W×log2N -
信噪比: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单位为 S N \frac SN NS
- 考试一般给出的值是分贝值单位为 d b db db
d b = 10 l g ( S N ) db=10lg(\frac SN) db=10lg(NS)
- 考试一般给出的值是分贝值单位为 d b db db
-
香农定理:有噪声下的数据速率
C = W l o g 2 ( 1 + S N ) C=Wlog_2(1+\frac SN) C=Wlog2(1+NS)
-
调制与编码
编码:用数字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
调制:用模拟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
模拟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
由于基带信号包含许多低频信息或直流信息,许多传输介质不能传输,需要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方法有三种:
- 调幅(AM)
- 调频(FM)
- 调相(PM)
数字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
- 幅移键控(ASK):类似于模拟信号的调幅,码元种类/比特位——2/1
- 频移键控(FSK):类似于模拟信号的调频,码元种类/比特位——2/1
- 相移键控(PSK):类似于模拟信号的调相,码元种类/比特位——2/1
- 高阶PSK:4PSK又称为QPSK,码元种类/比特位——4/2
- 正交幅度调制(QAM):
模拟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PCM)
模拟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最常见的就是脉冲编码调制(PCM)。脉冲编码的过程为采样、量化、编码。
- 采样:采样必须遵循尼奎斯特采样定理,才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模拟信号(B=2W),即采样频率要大于2倍语音最大频率。
- 量化
- 编码
脉冲编码调制PCM体系,目前有两个重要的国际标准:北美的24路PCM——T1,速率为1.544Mb/s;欧洲的30路PCM——E1,速率为2.048Mb/s。都是每秒传输8000个帧,采用时分复用的同步时分帧,长度位T=125us。
PCM由于存在两种国际标准,速率不统一,属于准同步。
T1系统共有24个语音话路,每个时隙传送8bit(7bit编码加上1bit信令位),最后外加1bit的帧同步位
T 1 = 1.544 M b p s = [ 24 × ( 7 + 1 ) + 1 ] × 8000 T1=1.544Mbps = [24\times (7+1)+1]\times8000 T1=1.544Mbps=[24×(7+1)+1]×8000
T 2 = 4 × T 1 , T 3 = 7 × T 2 , T 4 = 6 × T 3 T2=4\times T1,T3=7\times T2,T4=6\times T3 T2=4×T1,T3=7×T2,T4=6×T3
E1系统共有32个语音话路,时隙编号位CH0~CH31,其中时隙CH0帧同步,时隙CH16传送信令,剩下的时隙时语音话路。
E 1 = 2.048 M b p s = ( 30 + 2 ) × 8 E1=2.048Mbps=(30+2)\times8 E1=2.048Mbps=(30+2)×8
E 4 = 4 × E 3 , E 3 = 4 × E 2 , E 2 = 4 × E 1 E4=4\times E3,E3=4\times E2,E2=4\times E1 E4=4×E3,E3=4×E2,E2=4×E1
数字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
- 极性编码:正电平表示0,负电平表示1;
- 单极性编码:正电平表示0,0电平表示1;
- 双极性编码:使用正负电平和零电平共3个电平表示信号——如交替反转编码(AMI),遇到1时电平在正负电平之间交替翻转;遇到0则保持零电平;
- 归零码(RZ):从正电平到零电平表示0,从负电平到零电平表示1.这种中间信号都有电平变换的方式,使得编码可以自同步。
- 不归零码(NRZ):负电平表示0,正电平表示1
- 双相码:每一位中又电平转换,即可以同步也可以检错。
- 曼彻斯特编码:负电平到正电平表示0,正电平到负电平表示1;也可以反过来表示;常用于10M以太网,传输一位信号需要两次电平翻转,因此编码效率为50%;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中间电平值起到定时作用,不表示数据。有电平变化表示0,无电平变换表示1(折0平1);
- 4B/5B、8B/10B:曼彻斯特编码的效率不高,在高速网络中采用m位比特编码位n位比特编码方式,即mB/nB编码;
数据传输方式
- 按信号类型:
- 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
- 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
- 传输的数据位数:
- 串行通信:数据一位一位的依次传输
- 并行通信:一组数据的个数据位在多条线上同时传输
- 传送的方向和时间:
- 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如:无线电
- 半双工通信: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方向上的数据流动,接收方和发送方不能同时传输。如:对讲机
- 全双工通信:数据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输,接收方和发送方可以同时传输。如:电话
- 数据的同步方式:
-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先建立同步,双方时钟要调整到同一频率。同步方式可分为全网同步,准同步两种。一般都包含同步字符、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CRC)
- 全网同步:用一个主时钟对全网时钟进行同步;如:SONET
- 准同步:各结点时钟存在微小的误差,采用其他措施实现同步传输;如T1和E1
- 异步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各用各自的时钟,每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都有标志。
-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先建立同步,双方时钟要调整到同一频率。同步方式可分为全网同步,准同步两种。一般都包含同步字符、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CRC)
数据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通信开始前,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连接,之后建立通信,期间独占整个链路,结束通信时释放链路。电路交换时面向连接的。类似于早期电话,具体应用有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 优点:时延小,独占,实时,适合传输大量的数据
- 缺点:链路空闲率高,不能进行差错控制
- 报文交换:发送端把要发送的内容组成一个报文(数据包),类似于物流包裹
- 优点:不用专用的通道,可以校验
- 缺点:有时延,需要先存储再转发
- 分组交换: 把数据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都有源和目的结点的地址信息。类似邮局的信件投递。又可分位数据报和虚电路
- 数据报:优点——不需要建立连接。缺点——每个分组独立选路,时延、开销大
- 虚电路:类似电路交换,先建立一条虚拟的逻辑通道。虚电路是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典型应用有X.25、帧中继FR、ATM
- 信元交换:又称为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ATM采用信元交换技术,其信元长度为53字节(信元头5字节,数据48字节)。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是一种利用电话线上网的模式。是物理层特性的最好例证。
- 机械特性:连接器的物理参数,RS-232-C接口使用25针DB连接器,接口可简化为9针、15针两种。
- 电气特性:RS-232-C采用V.28标准电路,用-3V ~ -15V表示逻辑1,+3V ~ +15V表示逻辑0。
- 功能特性:数据终端设备DTE1与数据通信设备DCE2的功能
- 规程特性:数据传输的具体操作过程
公共数据网X.25
广域网的一种,使用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采用后退N帧ARQ、滑动窗口默认为2
分为三层:物理层、链路层、分组层。
帧中继网FR
广域网的一种,使用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是X.25演变改进的。只检错,不再重传,没有流控,只有拥塞控制,检错交由高层负责。
分为两层:物理层、链路层。在第二层建立虚电路。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广域网的一种,基于电路交换,把数据、声音、视频信号三合一传输。
ISDN有两种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