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
时间:2022-07-19 23:00:00
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学案,第2节第二课时 音色和声波的图形。1.发声体不同,所产生的声音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声波的特性通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反映在物理上。如图所示,根据A、B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以下判断是正确的(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B.甲音叉的声音大于乙音叉。CA、B两音叉发声频率相同 D.甲音叉振动比乙音叉快。
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们又听到了声音。这一次,声波通过骨骼和牙齿使用___________听到声音的。说一说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一般尖细的声音音调高,低沉的声音音调低。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所有妨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干扰要听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小刚同学在做"决定音调高度的因素是什么?"实验中,将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其振动声,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速度。
A物体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l08m/s.C.150分贝是指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2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因为声音太小了D空气中的声音必须是340m/s.C.150分贝是指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产生声音的音调。这种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25。空气是否传输实验,如图5所示,让铃声进入玻璃盖,然后发现铃声会逐渐(填充大或小),然后空气,会发现声音会逐渐,(填充大或小),实验用于物理处方。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仅与介质的类型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但与声音的频率和响度无关)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没有声音。这样的命题包括关于声音的传播,以下说法是正确的()声音可以在介质的帮助下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因介质而异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只与温度有关◎变化Ⅲ将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电磁波知识相结合,是近年来声学部分试题的热点。
第四节课的声音特征第四节课的声音特征。蝴蝶的翅膀每秒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500次~600次,由于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频范围内,人耳可以听到蚊翅振动的声音.总结:声音有不同的音调和强度.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度被称为响度.声音的大小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如何使物体振动的声音更响?
§声音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l理解声音的特征。教科书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声波,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不同音色的声音的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感知理解。声尖音调高,声粗音调低;在波形方面,不同乐器发出相同音调的整体密度相同,不同乐器发出相同音调的高度相同。
人的说话频率基本上是300Hz-3400Hz,但是人耳的听觉频率基本上是20Hz-20000Hz。44.1KHz采样率的声音需要441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波形状。对于人类的语音信号,实际处理通常通过以下步骤:人嘴说话——>声电转换——>采样(模数转换)——>量化(用适当的值表示数字信号)——>编码(数据压缩)——>传输(网络或其他方式)——>解码(数据还原)——>反采样(数模转换)——>电声转换——>人耳听声。
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学案第三章声 第1节第一课时 声源与声的传播。八年级上物理学案第三章声第1节 认识声现象第一课时 声源与声的传播。1.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 ,发声停止.3.不同动物发声的方式:有的动物靠翅膀振动发声,有的动物靠鸣膜发声。.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声音叉靠近悬挂下的轻球,球被反复弹开。在这个实验中,球的作用是( )
进入声音的世界。这些声音中哪些是自然的?机械的是什么?这些声音是低声还是噪音,还是像音乐?本章第一部分有一些实验。这些实验将帮助你理解声音是如何发出的,我们的耳朵是如何听到的。●什么是声音?●听声音,回声,声学,噪音●声音的速度●弦或管产生的音乐;空气冲向声带,使声带振动并产生你的声音。声音以振动空气的形式撞击薄薄的皮膜并振动它,称为耳膜。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7.(2017·广州)如图所示,手机和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用手机软件测量音叉从30发出的声音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频范围。23.(2017·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经吼出100多分贝的声音,他吼出来的声音能把玻璃打碎,说明声音传递了______,100分贝的声音是指声音______(选择音调高低或响度大小).
八年级物理第二册声现象测试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15.一切___、_____、______声音可以传播,声音只能在_______中传播,_______声音无法传播。19.太阳和地球在不断扩张和收缩,然后会产生呼吸的声音。如果仪器用于探测地球,仪器______听到地球的声音,_________听到太阳的声音。21.当声源向我们移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变高,当声源远离我们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变低。
对于声音,物理事件是通过周围介质传播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声波)。心理体验还从三个维度描述声音:音高、声度和音色。3颜色的纯度-颜色的音高。鲜艳的颜色(黑色或白色最少)纯度最高,柔软、浑浊、浅色(黑色或白色)纯度中间,灰色(黑色或白色)纯度为0。如下图所示,白色或黑色越少,颜色纯度越高,光的波长反射率越高;声音的区别在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度,声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质量或特征,频率是指物体在1 s内部振动的次数和频率决定了音调的水平。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是指声音的响度。声波有能量,A正确的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加声音,B正确;护航官兵戴耳罩是为了减少人耳的噪音,C正确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人耳可以听到,所以不是次声波,D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在基本保持原书框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噪声环境影响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的内容,如增加声屏障、低噪声路面、声环境规划等章节和内容,相对降低了一般环境噪声控制知识的比例;噪声污染程度(即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不利影响)和噪声控制控制方法和效果,不仅与声音大小有关,而且与声波频率有关,因此研究噪声频率非常重要。
声音是声音、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总称。所谓的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是根据人们感觉到的声波频率来定义的。大象可以使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事实上,这部分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有些动物可以通过口腔或鼻腔发射喉咙产生的超声波,并使用折叠的声音进行定向。这种空间定位方法称为回声定位。如图所示,声叉共振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声叉,用橡胶锤敲击其中一个,另一个未被敲击的声叉也会发出声音.这种现象可以解释(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4.回声比原声晚000.1s以上,人耳可以听到回声声音的特点1。声音的高度与振动的频率有关。2.声音的大小与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3.声音的质量由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1.使用声波传输信息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纳;敲击鼓时,鼓面振动,停止鼓面振动,声音消失。
初中物理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3.1.科学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活动要求学生体验:如何让物体发声,触摸发声物体时请体验感受。2.总结:在上述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在所有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学现象难以分析声学现象难以分析 关于音调和音色的问题。至于第1和第3个问题,由于声源几乎相同(锅炉或车轮,体积相对较大),无论敲击在哪里(局部),声音的音调几乎相同(基准的最低频率必须是).然而,受损部位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与完好无损部位不同。这就像一个人在正常时发出的声音和感冒。当声带充血时,他的演讲有点相似。演讲的音调似乎没有改变,但音色发生了变化。A感受发声叉的振动。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10. 二胡靠 振动发出声音,军号靠 振动发出声音,‘''''''''''''''''''''''''''''''''''''''''''''''''''''''''''''''''''''''''''''''''''''''''''''''''''''''''''''''''''''''''''''''''''''''''''''''''''''''''''''''''''''''''''''''''''''''''''''''''''''''''''''''''''''''''''''''''''''''''''''''''''''''''''''''''''''''''''''''''''''''''''''''''''''''''''''''''''''''''''''''''''''''''''''''''''''''''''''''''''''''''''''''''''''''''''''''''''''''''''''''''''''''''''''''''''''''''''''''''''''''''''''''''''''''''''''''''''''''''''''''''''''''''''''''''''''''''''''''''''''''''''''''''''''''''''''''''''''''''''''''''''.(1) 将铅笔的一端轻轻地塞在自己的耳朵上 (注意安全,不要伸进耳朵里),用指甲轻轻刮笔的另一端,不仅要自己听,还要请邻近的同学一起听。结果是自己 听到刮笔的声音,邻近的同学 (选择填充‘''''''''''''''''''''''''''''''''''''''''''''''''''''''''''''''''''''''''''''''''''''''''''''''''''''''''''''''''''''''''''''''''''''''''''''''''''''''''''''''''''''''''''''''''''''''''''''''''''''''''''''''''''''''''''''''''''''''''''''''''''''''''''''''''''''''''''''''''''''''''''''''''''''''''''''''''''''''''''''''''''''''''''''''''''''''''''''''''''''''''''''''''''''''''''''''''''''''''''''''''''''''''''''''''''''''''''''''''''''''''''''''''''''''''''''''''''''''''''''''''''''''''''''''''''''''''''.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声音是磁性的。《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王小龙)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一次实验中证明,声音是一种磁性粒子,可以在传递声音的同时传递热量。贺尔曼斯解释说,音叉可以想象成一条跑道。声音是运动员,他们从音叉的底座奔向音叉的手臂。正如研究人员所期望的,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音叉较宽的一侧可以传递更多的热量。
本实验主要采用对比法,探讨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播效果,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与声源发出的声音响度有关,因此必须控制声源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评论:以上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两个实验的共同特征:一是声源振动,二是周围小物体振动,三是水中的声叉,学生自然类比,声叉和耳膜之间也有波,我们称之为声波,声叉振动通过声波传递到耳膜。
机械闹钟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可以更好地判断隔音效果B泡沫、衣服、锡箔30、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音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